AI是知识工作者的挖掘机,大幅提升教学与科研生产力。
——————————————
在阅读本文之前,先请大家看一段王珏老师制作的AI视频:
如果我说,我只说了一句话,即梦用了约半小时的时间,就生成了以上的完整视频,你信吗?
本文就来介绍如何用即梦AI,来制作“靠谱的”“长”视频。
——————————————
虽说AI有比较强大的生成视频的能力,但真正要想实现自己心中的想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AI生视频完全是“抽盲盒”,谁也不知道视频会长成什么样。
如何能够让AI生成的视频“靠谱”呢?
王珏老师一直建议大家:
AI生视频一定要分两步,先文生图,然后再用图生视频。
(当然,图生视频也不一定符合我们的心意,那就没什么好办法了,只能多试几次)
第二,AI生视频的时长太短,一般为5s或10s。
尤其是针对既有多角色、还需要多场景的视频,根据上述“先生图、再生视频”的思路,就需要生成一系列的图,而且一定要保持角色和场景的一致性。
这也难不倒AI。以即梦AI为例,它具有“生成系列图片”的能力(豆包也可以),而且只需在提示词提出此要求即可。
比如,以《小红帽》的故事为例,我们只需在即梦“图片生成”界面中,输入“《小红帽》的故事,生成N张绘本图片,儿童画风格”,几十秒的功夫,就可以真的生成一系列的图片,而且角色和场景一致性非常地好:
然后,我们将其中的一幅图上传到大模型中,并描述其动作即可(如下图为即梦AI的功能界面):
第三,能否做到多个场景之间的自然衔接呢?
为了进一步增强动画场景的可控性、以及多幕动画的无缝衔接,我们可采用“首尾帧”模式制作视频。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拥有“系列图片”的情况(如前面我们制作的系列绘本图片)非常适合!
在前面我们“图生视频”操作中,我们只上传了一张图片(称为“首帧”,也就是视频的起点),在首尾帧模式中,我们还需要再上传一张图片(称为“尾帧”,也就是视频的终点)。
以刚才我们制作出的《小红帽》系列图片为例,我们制作的第一个视频,应以第1幅图为首帧,第2幅图为尾帧(当然还得描述有什么动作):
即梦AI的“首尾帧”功能的效果非常惊艳:
相应地, 我们在制作第2个视频时,就需要以第2幅图作为首帧,第3幅图作为尾帧。最终的视频效果是这样的:
依此类推,我们就要可以得到一组质量高度可控、连接丝滑的视频。最后,我们只需用视频编辑软件(如剪映),将这组视频合成即可。
(不过,即梦AI目前还不支持在视频中“配音”,所以相当于是“默片”。如果需要声音的话,还得自己想办法解决配音问题,然后用视频编辑软件把声、画合成起来……)
第四,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让AI自行完成上述工作呢?
——毕竟,前面的方法虽然能较好地解决视频质量、视频时长问题,但操作繁琐、耗时较长是难免的。
毕竟,把人的宝贵精力节约出来,减少人的高度重复、繁琐的工作量,是AI的最大价值!
即梦AI于9月份,发布了一个意义重大的更新——提供了Agent模式(代理,也可翻译为智能体):
我们只需输入简单的创作意图,如:为古诗《关雎》制作一段视频,以唯美的中国古风画面,表达中国古人青涩的爱意
即梦就会自行开展思考、制定计划,然后一步一步地执行,过程中完全无需人为干预(如下图):
然后,即梦会自动根据自己的理解,先画出一组图,然后自行制作出一系列的视频——其实它用的就是“首尾帧”模式,只不过完全不需要人为干预,一切都是它自动运行的:
“自动运行”不仅是若干个“图生视频”的步骤,即梦AI还会自动将所有视频片段连接起来,形成一段“长视频”,也就是本文开头那段视频了。
当然,由于即梦AI的Agent模式是全自动运行的,也会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它生成的图片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以上述《关雎》为例,最后一幅图,新郎新娘居然身穿的是现代服装:
就这一个败笔,却让人对整个作品都无法接受。
对此,Agent模式中,我们也可以发出调整指令,如下图:
经调整后的视频效果如下(调整所耗费的时间比较短,大约几分钟吧):
现在看起来,就顺眼多了!
如果我们想规避Agent模式下,图片质量不可控、不可干预的问题,建议大家同样分为两步:
第一步文生系列图片(以便挑选出满意的系列图片),第二步再用Agent模式
在Agent模式中,也是支持上传系列图片的,如下图所示:
最后,说说代价。
Agent模式当然是既快、又好,不过AI制作视频是相当消耗算力资源的。
以上述《关雎》为例,不算8张图片的生成,仅仅最后一步视频生成,就消耗了84积分!
该视频的总时长为42秒(每个视频6秒,共7段视频),折合1秒2个积分吧——这是即梦AI的标准定价。
即梦每天送88积分(需每天登录领取),因此如果不想花钱买积分的话,用这种方式,每天最多可以制作一个44秒长的视频。
再长的话,要么多分几天来制作,要么,就只能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