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千问”出击:AI入口之争升级,流量格局生变?
创始人
2025-11-18 10:15:37

在C端应用布局上,这一次的阿里尤为高调。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当天,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基于开源模型Qwen3,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据悉,这是继AI基建、淘宝闪购后,阿里的又一个集团战略项目,负责人是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阿里核心管理层将“千问”项目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

与ChatGPT以及其他AI应用相比,阿里对千问的定位不止于“聊天”,团队更看重的是其“办事”能力,提供无法被纯技术公司轻易复制的差异化价值。据透露,阿里正在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

这类似于高德“扫街榜”和淘宝“闪购”的逻辑:打造一个超级入口,通过最高频的需求,引导用户进入阿里的整个服务网络。在AI时代,阿里也需要一个新的、更高效的流量枢纽。

为何发力AI to C

日前,阿里旗下通义APP名称已变更为千问APP,版本号由3.59.1升级为5.0.0。更新日志中显示,千问APP是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AI助手,是体验最新、最强Qwen大模型的第一入口,其具备对话问答、智能写作、全能相机等功能。

“AI助手”是此次升级的重点,阿里正在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据悉,“千问”项目集结了100多名工程师,在杭州总部两层专属办公区秘密研发了数月。

走向C端,本质上仍基于技术的发展程度。阿里管理层认为,AI发展将经历“学习人”“辅助人”和“超越人”三个阶段。目前,大模型的能力已经进入到“辅助人”的Agentic AI时代,阿里大力入局C端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

而阿里自身有着模型优势。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阿里Qwen已经超越Llama、DeepSeek等模型,成为全球性能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大模型。

截至目前,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近期,阿里发布的旗舰模型Qwen3-Max,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等国际竞争者,跻身全球前三。

阿里仍在大力投入。今年2月,阿里已宣布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设定了到2032年将云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扩大十倍的长期目标,为千问这样的AI原生应用提供底层支持。

市场环境的成熟是另一关键因素。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AI to C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5%。同时,中国消费者的AI使用习惯正在形成,字节旗下豆包与抖音深度绑定,腾讯元宝靠着DeepSeek急速攀升,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新的流量入口逐渐显现,大厂们看到了重新划分流量市场份额的机会。早期对C端业务较为佛系的阿里,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开始加码AI To C业务,试图将AI技术从B端延伸到C端。

2024年12月,阿里巴巴将AI应用“通义”的产品团队从阿里云智能划入智能信息事业群。2025年1月,天猫精灵团队与夸克产品团队正式融合,其工作重点包括新一代AI产品的规划定义,以及与夸克AI能力的融合。3月,阿里宣布推出新夸克,升级为“AI超级框”,将AI能力整合为“All in One”的智能中枢。

千问团队表示,2025年上半年,阿里的确希望通过夸克来尝试AI时代的入口。随着AI能力的提升,团队觉得对话式AI助手是更好的形式,接下来阿里会重点发展千问,并把它放进夸克。11月17日,夸克宣布上线千问助手。

目前,千问APP公测版已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并同步提供网页和PC版。面向全球市场的千问APP国际版也将在近期上线,借助Qwen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ChatGPT直接争夺海外用户。

AI超级入口

虽然阿里认为chatbot是更好的形式,但阿里这次想做的并不止于此。

阿里方面表示,这次发布的千问APP是一个初级版本,将用最先进的模型,打造一个“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除了聊天足够聪明外,“能办事”将是千问APP的一个重要发力方向,这也是其与其他C端AI应用的主要区别。

目前,千问已经展现出一定的办事能力。比如,一句指令就能让千问APP几秒钟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并制作成几十页的精美PPT。不久前,千问在与ChatGPT、Gemini、Grok等全球顶级模型PK的实盘投资大赛中斩获冠军。

而更远的未来,千问APP的战略目标是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

这样的表述在阿里的战略动向中已经出现多次,从高德扫街榜到淘宝闪购,阿里近一年来的动作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分散的业务整合成统一的生活入口。

在阿里内部,这些看似不同的业务背后,其实遵循着相同的逻辑:通过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提升决策效率,最终将用户留在阿里生态内。

例如,高德扫街榜的推出是阿里希望借助高德的高频、泛场景入口属性,实现对本地生活服务的“降维渗透”,即通过出行这一刚需场景,顺滑地将用户导流至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决策环节。

闪购的逻辑类似,阿里的核心目标是要用外卖这个最高频的场景,为日活超4亿但增长放缓的淘宝APP引流。

事实上此举也确有成效。蒋凡此前在财报会议上透露,淘宝闪购作为一个更高频的场景,显著带动了手淘整体用户规模和活跃度,拉动手淘8月DAU增长20%。

至于千问,阿里透露,其正在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这种“强生态绑定”的特征,也说明阿里做C端AI并非完全是挑战技术高地,而是试图在流量见顶的背景下,构建一个新的用户触点。

在AI时代,若千问成为用户发起任务的第一选择,阿里便可绕过传统流量分配机制,直接将需求导向自有服务。在这个业务上,阿里或许并不急于变现,但未来商业化的可能性是更丰富的。

不过,挑战也同样明显。即便拥有最广泛的生态资产,千问能否真正打破各业务线之间的壁垒,实现流畅的跨Agent(智能体)调度,将直接决定用户体验的上限。技术上的整合,远比战略上的规划要复杂。

对于阿里而言,千问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其在AI时代能否继续保持生态优势。如果千问能够成为用户首选的AI生活助手,阿里的整个生态都将受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织密“隐形防线”,福田区福...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徐丽 通讯员 蔡红霓 无人机夜空中精准喷洒药剂,无人消杀车沿街巷有序作业...
深度|硅谷数据中心正酝酿AI版... 在这轮 AI 狂飙里,最惊险的事情,已经不是谁的模型更强,而是谁敢在资产负债表外,悄悄加上更大的杠杆...
蚂蚁推出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 观点网讯:11月18日,蚂蚁集团发布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支持用户以自然语言在30秒内生成小应...
国内首部AI题材电影《比如父子... 国内首部 AI 题材中法合拍的电影《比如父子》官宣定档 12 月 6 日,这部影片聚焦 “AI 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