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尔街著名投资者迈克尔·伯里发表专栏文章,将当前AI热潮与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他认为英伟达正扮演着类似当年思科的角色,成为这场泡沫的核心。伯里指出,科技巨头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近3万亿美元用于AI算力基建,但下游应用端的实际收入远无法覆盖这些成本。
英伟达市值已达约4.4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伯里质疑这种高昂的资本支出是否可持续,他认为市场并未出现足够需求来支撑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据悉,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8年,全球在AI数据中心和芯片上的总支出将高达2.9万亿美元。
面对质疑,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回应了AI泡沫论调。他表示,英伟达看到的情况与外界认知存在差异,公司已进入AI良性循环阶段。黄仁勋强调,近六七十年来计算技术首次实现彻底革新,全球已安装的计算机都在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支持加速计算和人工智能。
针对芯片使用寿命的争议,英伟达CFO科莱特·克雷斯在电话会议上作出澄清。她强调英伟达芯片具备较长使用寿命,CUDA生态系统让GPU拥有超长使用周期,六年前的A100芯片至今仍满负荷运行。
英伟达还向华尔街分析师发布详细备忘录,逐条反驳相关指控。公司澄清,第三季度战略投资总额约为37亿美元,今年迄今约为47亿美元,这一规模仅占营收的一小部分。英伟达强调,投资组合内的公司主要依靠第三方渠道进行融资,而非形成循环融资模式。
黄仁勋在员工大会上进一步阐述公司立场。他表示,无论业绩好坏,英伟达都面临AI泡沫论调的困扰。与此同时,他鼓励员工更多使用AI技术,承诺不会因AI发展导致员工失业。黄仁勋还重新定位了公司角色,称英伟达已从游戏GPU厂商发展成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企业。
在最新财报中,黄仁勋透露英伟达手握高达5000亿美元未交付订单,AI芯片订单已排到2026年。他表示公司拥有足够的新型Blackwell芯片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业务表现"非常强劲"。黄仁勋认为,这项建设将使英伟达在未来很多年里持续受益。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基于第三方数据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来源:市场资讯
上一篇:AI塑造银行理财“最强大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