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树银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还是意气风发的中青年地质工作者时,王鸿祯先生就已经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了,是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得到先生的热情鼓励,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地质工作奋斗终生的信心和勇气,并鼓舞着我们奋勇向前,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那是1993年金秋9月,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校庆40周年,王先生作为特邀专家来学校作关于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学术报告。先生用大量科学研究成果论述了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并着重介绍了华北地台的演化特征。先生精彩的演讲,丰富的地质资料,幽默的语言表达给广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
值得提一句的是当时我们太行山科研队刚刚完成了地质矿产部和河北省地质矿产局联合资助的“太行山构造岩浆带对金属矿的控制研究”项目报告,正苦于想找专家给予指导,正好王先生报告中提到河北地质学院的杜汝霖教授在前寒武纪古生物演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胡骁、牛树银等在北方板块构造方面作了很好的研究,这个提及让我们这些小人物看到了希望,怀着忐忑的心情,壮大胆子拿上“太行山构造岩浆带对金属矿的控制研究”科研报告去请先生指导,没有想到的是王先生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并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审阅了我们的报告,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并建议我们修改后尽快出版,还特意为我们的成果(出版时更名:《太行山区地壳演化及成矿规律》)撰写了热情洋溢、积极鼓励的序言,令我们深受鼓舞并终生难忘。
先生的序开门见山地说:“《太行山区地壳演化及成矿规律》专著是河北地质学院和河北省地矿局共同完成的地矿部重点基础地质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我感到这本专著很有特色,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感想。”
接下来先生说:“首先,专著是高等院校和地方地矿局间协同合作的产物。这种合作虽然是我们的良好传统,但协调配合,最后取得系统的成果,却也并不多见。专著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比较突出,地壳演化部分提供了充分的成矿背景条件,成矿规律和预测部分在此基础上作了较深刻的论证,得出了成矿集中区是受变质核杂岩和伸展拆离构造控制,不同矿种的成矿机制是受构造岩浆带控制的认识,从而提出了明确的找矿思路和方向,给我以很深的印象。
“其次,太行山区是我国地质调查研究的发祥地之一,太行山系是我国东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的重要分界线。但由于它位于中朝地台内部,长期以来,人们很少把它作为造山带来研究。专著应用了现代先进的构造理论,提出太行山区自燕山运动以来以伸展体制为主的变质核杂岩演化模式及其与相邻的华北断陷区的配套关系。同时也论述了当时不同构造域的应力场转换对它的控制作用。
太行山区和五台山区同是中朝地台前寒武系发育较全的地区。专著对基底岩系的性质和组成、韧性剪切带类型、变质过程和事件序列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对阜平群变质期次及其形成年龄下限(30亿a)的论证可能较为符合实际,对新太古代下限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朝地台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十分普遍,但系统的研究工作却不很多。过去,何国琦教授曾对太行山区的岩浆活动作过研究。本专著对燕山期岩浆岩作了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岩浆来源属下地壳部分熔融,也有幔源物质。
我感到这本专著在基础地质的许多方面,如构造地质、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地质和前寒武纪地质以及成矿理论等,都应用了现代先进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创新的见解,特别是这些分支学科之间做到了融会贯通,形成了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就使本专著在总体上达到了先进水平。”
先生还特意说“第三,我感到这本专著成果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获得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地矿工作和高等教育都陷入了暂时的低潮,河北地质学院又经历了迁校、建校的困难。在这大气候和小气候都不甚有利的情况下,河北地质学院和河北地矿局的同志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在野外观察、资料收集、室内测试和综合研究的各个环节上,都能保持较高的标准和较好的配合,最后取得较满意的成果,这是十分可贵的。这也说明,工作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高额的投资和完善的仪器设备。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科学的无私奉献更是决定性的因素。”
王先生最后说:“我衷心地期待,地质科研中有更多这样有效的合作,有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成果。”
说心里话,相对中国地质大学我校是兄弟院校,作为中青年教师对先生更多的是仰慕,而先生看到更多的是取得了哪些进展,尽管当初还说不上是进展,但是先生敏锐地看到了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誉了高等院校与地勘系统的密切配合、紧密合作。更让人感到温暖的是先生还仔细分析了当时国家地矿行业的形势、看到了河北地质学院经历了迁校、建校的困难,进而总结说取得较满意的成果是十分可贵的,最后还强调:“工作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高额的投资和完善的仪器设备。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科学的无私奉献更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话语,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感动不已,心中的感激之情大有不吐不快的冲动。
也正是这份感动和影响鼓舞了自己,真的是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更加困难的时期,包括河北地质学院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原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物探系三系合一,改名为资源环境与工程系的艰难时期。我谢绝了多个很好单位的邀请,坚持留下来搞好教学和科研,并在当时校党委的支持下,在相当困难的环境中,担起了系主任的担子,经过七年两届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不离不弃,率领老资源环境与工程系走出了困境,成为学校强势学科。随着学科的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地勘行业也有了新的起色,2003年又在原资源环境与工程系的基础上一分为四,划分出资源学院、勘查技术学院、工程学院和宝玉石工艺材料学院,地勘类专业得到了充实和加强。在校党委的指派下我又连任了5年资源学院院长,带头申请并获得了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一个“国家级地学实验教学中心”,同时也是“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地学实验教学中心”,还获得了“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高地”等一系列称号,连续五年获得“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我本人由于坚持钻研构造地质学及构造成矿控矿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专业方面取得了一些业绩,于1994年被地质矿产部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获首届“河北省教学名师奖”,2009年获“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恰逢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2届学术会议有纪念王鸿祯先生的专题,作者借机拙笔描述一下大师的风范,和他给小人物带来许久的感动和长期的影响。
下一篇:绝不回头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