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那就是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是一定要按照传统的方法来做,大人在孩子面前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也不懂,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其实什么都明白。
孔融让梨的故事相信没有人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孔融四岁让梨。但是不知道的是孔融长大之后在面临强敌的时候临阵逃跑丢下自己的妻儿最后以不孝的罪名被处死,那么孔融的悲剧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孔融是孔子的后人,所以从小孔融就被儒家思想所熏陶,每天的礼义廉耻在在耳边围绕,但是我们抛开事物的本身去想一个四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懂得这么多的道理,相信很多朋友四岁的时候还不记事呢,一个四岁的孩子本来就应该是以自己为中心,但是孔融心里知道如果他拿了大的肯定是要被训斥的,但是自己选择小的就会被表扬。
这也是我们现在的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弊端,有些朋友要问了,从小教育孩子谦让的道理不好么,让孩子懂得谦让肯定是好的,但是同时你也扼杀了他勇敢表现自己的天性。
假如有一天孩子真的面临到孔融的情景的时候,如果孩子选择了大梨那么就夸赞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如果选择了小的就夸赞懂得谦让,不要一味的给孩子灌输自己以为对的思想,这样只会让孩子幼小的心里形成了错误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