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评辩论
目的:锻炼表达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做法:选取当下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让学生组成正反双方的辩论队,提前准备资料,学习辩论的流程和方法;课堂上展开辩论,请评委或者观众给予点评。
2、地区文化
目的:了解本地区的人文和习俗,培养社会责任感。
做法:一场关于地区文化的展示班会,例如潮汕文化中的茶文化、饮食文化、祭祀文化、家庭文化等等。由学生主持,通过不同的形式如情景剧,表演等进行展示。
3、生活之美
目的:培养美的意识,学会观察生活。
做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例如写字之美,展示学生书法作品,现场书写硬笔字和粉笔字;摄影之美,展示学生摄影作品,讲述背后的故事和拍摄的手法,评选出优胜作品;课桌之美,让学生整理课桌,收拾整齐,评选出最美课桌;体态之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坐姿和站姿,评选出最美的体态,培养好的习惯。
4、素质拓展
目的:培养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做法:随机或者自愿组队,挑选队长,确定队名和口号;通过活动和游戏,在竞争中培养团队意识;活动有站报纸、无敌风火轮、解手链、孤岛求生等等。
5、知识竞答
目的:挖掘学生潜能,学会观察生活。
做法:不限于学科知识,而是生活百科知识、生活常识等,形式不限,可以采用“一站到底”、“中国诗词大会”、“头条问答”等游戏规则。
班里有活动让每个宿舍出俩节目注意事项
1、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组织班级活动应形式多样,开展每一项活动都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和组织,切实做到每一项活动都面向全体,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如:在组织知识竞赛、口语竞赛等活动时,可以通过邀请老师进行赛前指导、赛时当评委进行点评,密切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班级组织的活动应结合学生实际、富有新意,并在创新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深化班级凝聚力。
2、群策群力,班主任还应“蹲下身”
为了把班级经营好,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在处理班级内部事情时,对于有争议的事情大家共同探讨,不要把老师的地位摆得高高的,而应蹲下身子来和学生交谈,以平辈朋友的身份参与处理,只有这样,学生才有话敢说、有意见敢提,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