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大意是: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善可以用水性来做比喻。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夺利害,水具有宽广的胸怀,而甘居众人所厌恶的低微、卑下的地方。水可以随遇而安,你把水倒进一个方形的杯子里,它就是方的,你把水倒进一个圆形的杯子里,它就是圆的,水对于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水虽然阴柔,但它有韧性,有耐性,它能聚集巨大能量,它能无坚不摧,它「既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水的性格接近于「道」。
自负的人像一团水蒸气;无智、无知、无成就,虚幻缥缈什么也没有。
自负心态也是人生道路的拦路虎。自负的人不相信任何人,目空一切;自负的人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凡事颐指气使令人生厌,只看到自己的优势看不见自己的劣势,自负的人经常眼高手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得不到众人的帮助和协作,所以自负的人很容易失败。
「关羽兵败走麦城」、「夜郎自大」、「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等等故事本质上都有自负者的心态。
自卑的人像一块冰;封闭自己的心灵,对外包裹着一身坚硬的壳,为人处事,担心受到伤害,时刻设防有棱有角。
自卑的人就是不相信自己,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尝试,总是觉得自己不行;自卑的人,经常只看见自己的劣势而看不见自己的优势,总会觉得己不如人,而内心却对自己期望很高,受不了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现实;最后结果,每一次与人比较,就相当于自己打击自己一次,日久天长,自己亲手把自己打败了。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代表了「自负」和「自卑」:一个是马谡,一个是司马懿。
两人都谙熟韬略,屡战沙场。但是马谡自持「饱读兵书」,却「纸上谈兵」,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结果痛失街亭,不得已演出了「诸葛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悲剧;司马懿则诡诈多端,优柔寡断,面对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而自愧不如,因而中「空城计」,贻笑千年。两个人一个「自负」、一个「自卑」,但是效果完全相同,事情都以失败而告终。
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双胞胎,它们的母亲是「以自我为中心」。
上一篇:望春同学起来是什么电影
下一篇:谁知道这是什么歌,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