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一个词语“社恐”,大体意思就是,不愿意与人主动接触,别人和自己交谈能很好应答,但是不愿意参加聚会,不喜欢人多热闹的地方,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在家待着。
很多人说,想要建立一段关系需要浪费很多精力,每天上班累的跟狗似的。哪还有精力交朋好友,参加聚会,自己又不是什么富二代,有这个精力还是搬砖吧。
小婉的孩子今年刚上幼儿园,开学两个多月了,最开始还担心孩子上幼儿园会哭闹。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孩子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去幼儿园上学。
但是这几天孩子去幼儿园开始变得不高兴,朋友以为是孩子新鲜劲儿过去了,内心没有什么期望了。
结果当天下午接孩子放学时,孩子跑到小婉的怀里就哭了起来,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最近老师都给小朋友进行了分组,一起完成一些作业或者玩玩具。
和小婉女儿一组的孩子性格不太好,做什么都和女儿抢,玩具也不分享。导致女儿每次遇到和她一组就很难过,因为和她一族就意味着自己又不能好好玩玩具了。
小婉安抚好孩子便找到了幼儿园老师,这时正好那位孩子的家长在,达人赶紧道歉并允诺明天给孩子带好玩的玩具补偿孩子。
小婉一看人家都这么说了,也没再说什么。过几天再问孩子,发现同组的小朋友比以前好多了,开朗了很多,也主动把家里的玩具带来一起玩。
说道不会分享,很多小朋友都有过这种情况。不论是自己家里还在幼儿园,都会把玩具看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不准其他小朋友碰。
就像曾经我的一位表姐家的孩子,不论是谁都不能碰他的玩具,碰了就会哭闹很久。慢慢的周边亲戚谁也不敢带孩子去她家,谁也不想自己家的孩子和这样的小孩玩。
面对孩子会爱分享,交不到朋友我们该怎么做呢?1. 搞好家庭氛围,树立榜样。
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就为孩子做好铺垫,例如全家人一起吃西瓜的时候,让宝宝来分配,并告诉宝宝,分享能让全家人都快乐。在这个快乐的氛围中,孩子会越来越愿意分享。
有意识的把自己看到的分享给孩子,让孩子从中感受到你在和他一起分享情绪,不论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都能让孩子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影响。
2. 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有些孩子不愿意分享,也不会去碰别人的东西。有的孩子不分享但是会强迫别人把东西分享给自己。
当发生这种事情时,我们需要训练孩子,让孩子知道不是只有你能感觉到快乐或难过,别人也一样。
3. 不要强迫分享
很多家长在遇到小朋友抢东西或者不分享东西时,会强迫并严厉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做很难起到好的效果。
就算孩子这次听你的了,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孩子终究会有你看不见的时候,到那时他还是会顺应自己的想法来行动。
4. 鼓励孩子主动
很多小朋友其实是想分享的,但是会害羞,不敢开口。这时家长需要鼓励孩子,可以让孩子邀请小朋友一起玩,或者到家中做客。
这都是一种分享,当孩子和一个小朋友建立好关系后,慢慢的就会有更多而的朋友。
现在成年人之所以社恐,是因为巨大的社会压力。但是谁没有几个好朋友呢,大部分人的好朋友都是在自己小时候或者上学的时候产生的。
所以,对于孩子交朋友家长也要重视起来,没有朋友孩子会失去很多乐趣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