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拼音:sānchūn),有多重含义,可以指春季的第三个月;春季三个月;三个春天等。古代三春意思是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巧磨橡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唐白居易《别毡孝旁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1、孟春即是春季的游袭首月,具体指立春至惊蜇期间。农历一年分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2、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仲春在24个节气中属于惊蛰、春分两个节气。
3、季春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