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敌。
读音:fù bèi shòu dí。
解释:腹:肚子;指前面;背:背脊;指后面;受:遭到;受到。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
译文:刘裕如果真的西入函谷关,就会进退无路,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
近义词
十面埋伏
拼音:shí miàn mái fú。
释义: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发生在徐州市九里山,因九里山的地势所以为十面埋伏。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腹背受敌。
释义: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出处:《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示例:他只有奋力冲上这座山峰,才有可能摆脱腹背受敌的困境。
近义词
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释义:楚:古代楚国。四周都是楚人的歌声。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陷入绝境。
出处: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文以持其说。”
示例:我们利用有利地形,又调来几支队伍,使敌人陷于腹背受敌的绝境,不得不缴械投降。
上一篇: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下一篇:带火悬这两个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