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原文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读后感
创始人
2024-11-06 10:02:36
:

  在《雪花的快乐》里,“我”是一朵潇洒快乐的雪花,“我”有“我”的方向,“我”的方向便是那少女清幽的住处;“我”也有“我”的归宿——少女柔波似的心胸。“我”可以随心拒绝“我”不想去的地方(幽谷、山麓、荒街)除了她的住处,一切都是灰色的:幽谷是冷漠的,山麓是凄清的,街是荒凉的……唯有她的住处是清幽的。她的身上有着朱砂梅的清香。“我”只有一个方向,“我”一心只想飞往她的花园,等着她的出现,“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宛然一个爱神,坚定、执著、深情款款……以雪花的姿态从空中向其选定的方向飞飏,这个方向便是她。徐志摩在诗中流露的是一种主宰自我的信心——是雪花,却能在纷然飘坠之际悬驻于半空中等着,等着她来花园探望,并可以在重力的降落中做出伞兵一般的动作调整,“我凭借我的身轻”最后的消溶也是一种自主选择的结果。初读《雪花的快乐》如听一首清新悠扬的浅唱,细细咀嚼,想起诗人苦楚的一生,则又别是一番感想。徐志摩写此诗时,恰与有夫之妇陆小曼同坠情海,此时的徐志摩失去了理性,不顾举世滔滔的非议和谴责,只是一时的热情冲动,一意孤行地与陆小曼同结连理。此后,这只“新月下的夜莺”徐志摩便由理想坠入了现实的深渊,走上了一条不断向现实妥协和身心分裂的道路。徐内心向往清新、纯朴、自然飘逸的人生,为陆的豪奢、任性、堕落不得不为稻粱而穷于应付,屈辱难堪……曾在康桥浸润过的灵性也日渐消磨殆尽。“最近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是到了枯窘的深处”最后,徐在英年之际,终竟殉身腐朽的红尘而云游西天去了。空留今天的人们长长的叹息!徐最后数年的痛苦都只是因当年的不顾一切、那力排众议的一意孤行。

  • 1
  • 2
  •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OpenAI 呼吁美国政府将芯... IT之家 11 月 8 日消息,彭博社今日报道称,OpenAI 致函美国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O...
资讯 | AI时代,伦理学迎来... 上海市伦理学会第九届会员大会暨2025年学术年会日前召开。来自沪上高校和学术机构的230余位专家学者...
AI主播扎堆“上岗”,不能只为...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新闻女王2》中,真人与AI(人工智能)同时直播PK的情节,引发大众对AI主播替代...
男子自驾青海失联两个多月:车辆... 近日,一则“男子自驾青海失联2个月后车辆被找到”的消息引发关注。据失联男子的家属钟先生称,弟弟钟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