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多久以前了。朋友她对我说过,不要谈到以后,珍惜眼前的现在就好了!也许是我这个人比较贪心或是比较执着吧,总以为有些事,有些人,应该会很长久,不论时间和空间的如何摧残。
我相信朋友她是以她的生活经验给我这样一句劝诫。她应该不会去研究150定律之类的学术然后总结出这么一句话吧。简单介绍一下150定律:人类大脑能容纳一个148人的稳定社交网络,四舍五入到150人,就是著名的“顿巴数”。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密友数3~5人,好友数30~50人,其它100~150人。其实,这样一个交际规律本身没有什么好感慨的,更不是我要探讨的问题。
正在此时,也许你会在心里默写下你的密友,然后逐渐是你的好友。是的,我也在写,只是我的写法跟你的或许有些不同吧。7~12岁,13~15岁,16~18岁,19~22岁。之后就没有了,我,现在也就22岁呢。是不是不同呢?我是分年龄阶段写的,从启蒙那时候开始。而这也只是模棱的为了在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你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求学阶段的过程。写下每一个阶段的密友,好友。
你是不是也在试着按我的方法在写下你的密友,你的好友呢?也许你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想。你边想边往下看吧。
今年年初时候,邻居兼同学出嫁。小学同学几个聚到了她家的阳台上,享受阳光的温和,舒心地谈天说地。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却感慨起了时间的飞逝。我调侃说,某某某,你可要像邻居她嫁到本地,不要嫁到摸不着边的地方,不然以后就见不到你了。性格开朗的她竟有些含羞地说,不会的。至此,我们又谈到了“以后”这个词,结婚以后。是的,我们这个年纪考虑地谈论地更多是以后。不管是事业还是感情。为此,我们也调侃邻居说,明年我们聚会就看不到你了。明年?多年后?我们看不到的以后,现在还聚在一起的这些,还是密友?还是好友?又或是其他呢?很笼统么?那我们不说以后,说以前吧。上一代人的以前,比如:姑姑的以前,她们出嫁以前,在家里的密友或是好友呢?或许,已经在顿巴数以外的圈子了。那些再也找不回来的友谊。
我们也想想自己的以前吧,相对的,现在就属于以前的以后。初中的同学,高中的同学,想想,又还有几个如今变得越是熟悉呢?陌生,都陌生了吧。曾经一起吃饭,一起打球,一起去洗澡,一起学习……那些好友。悄无声息的远了,再远一些了吧,就连我们彼此也不知道有多远。
上一篇::花期诗歌情感美文 情感美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