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实习报告 大学城实习
创始人
2024-11-11 21:02:45
0
:

  广州大学城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和地点

  时间: 2015 年 11 月 1 日

  地点:广州大学城

  二、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大学城整体以及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内部,掌握和加深对城市规划的认识了理解。

  三、报告正文

  一、大学城规划

  一)大学城概况

  广州大学城位于番禺区新造镇的小谷围岛及其南部对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研究范围约 43.3 平方公里,其中小谷围岛面积约 18 平方公里。

  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定位为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化新区,面向 21 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

  在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上,大学城具有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新城区的“城”的特征和其作为一个大学集中地的特点,以资源的分级共享为原则,其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道路交通系统在小谷围岛内采用环形加放射的道路网络,小谷围岛南岸地区则采用格网式布局的道路网络。绿化景观采用呈中心放射加廊道的绿化结构体系,形成以中央生态公园为大学城中心,以岛东西两侧的 3 个主题公园及组团级生态公园为次级中心,向四周发散、渗透,并与珠江和周边城市生态廊道相通,以功能内环绿带和滨江外环绿带为联接纽带的格局。用地规模约 43.3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 35 ~ 40 万人,其中,学生人口 18 ~ 20 万人,教师人口约1.5 ~ 2 万人,员工人口约 3 ~ 5 万人,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口 2 ~ 3 万人左右,村镇人口 5 万人,不可预测人口 3 ~ 5 万人。

  二)大学城总体规划

  广州大学城按照空间开放化、资源共享化、建设弹性化、服务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结构秩序化 管理整体化、设施智能化、风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等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建设、管理和运作。大学城借鉴中国古城的方格网布局原型,采用局部中轴对称格局,反映东方文化,并体现“城”的主题;同时借鉴荷花的生长形态,采用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组团式建筑布局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绿心”的生态功能;并以功能、结构、道路、管理等构成的网络结构作为大学城的神经组织进行运作。

  1 ) 大学城总体用地布局规划

  大学城的校园用地形成三级结构,即大学城、大学园区、大学二级学院。规划中根据“互利、自愿、利于学科交流”的原则,将某些学术资源生活服务资源、体育运动资源、公共教育资源,如校级图书馆、餐厅、食堂、体育场馆等适当集中,形成相对集中的校际资源共享区,每一所大学均负责建设 12 处较大型的共享设施,在空间上开放。空间布局着重考虑市场的不确定因素,采用“柔性结构”体系,提出了“带状”、“中心状”、“组团状”等不同的大学空间组织模式,以适应发展和变化。

  2 ) 大学城共享资源、共享设施结构规划

  大学城提供三种不同开放程度的共享资源,第一层次共享资源是指城市资源共享区,第二层次包括校际资源共享区,第三层次共享资源包括大学校园区内的二级学院区。生活区共享设施采用产业化的方式解决各高校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居住及生活问题。空间上采用组团式布局模式,根据服务单位,并分别配套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地。学生公寓注重空间领域的围合,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

  3 ) 大学城内部交通组织方式规划

  大学城南北两区内部道路系统相对独立,各成体系,主干道通过跨江隧道(与地铁线路合并过江)紧密相连。两区道路网均采用方格网 + 放射的形式,既保证地块的方正、交通的有序,又提供了极为便捷的人行联系和景观组织的完整。

  大学城内交通以内环、中环、外环 3 条环路和 12 条放射线形成的“三环十二射”的路网形态形成开放式路网 , 对外道路则以快速道路及隧道构成。此外 , 规划将主要由学校运作的教学科研区形成分散的功能组团, 各组团以生态主题公园形成独特的“软核心” , 五个组团通过轨道交通衔接形成“软核网络”。

  4 ) 大学城对外交通系统结构规划

  大学城对外交通系统有东侧京珠高速公路、城市中部快速路、南侧金山大道、金山大道延长线,以及贯穿大学城南北的地铁 4 号线和沿中环南侧走向的地铁 7 号线。

  5 ) 大学城教学区布局规划

  大学城首期建设的小谷围岛约 17.9 平方公里,进驻十所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

  大学城中首批进驻大学城的这十所高校分为 5 个组团:组团一为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位于大学城北侧;组团二为广东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位于大学城东侧;组团三为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位于大学城南侧;组团四为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西南角;组团五为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位于大学城西北侧。

  6 ) 大学城绿化与生态结构体系规划

  大学城绿化与生态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强化城市“绿心”的整体功能,在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网络状、绿化生态系统,以“两心、两轴、四环、五廊、六核”的形式,形成绿色城市户外游憩空间序列,实现人类“回归自然”的理想。 其中,两心为严格控制大学城南北两区山林地及农业生态保护区,作为大学城内部两个片区“绿心”;两轴为充分发挥南北两区中央珠江水道的生态功能作为“兰轴”,强调南北向城际功能主轴的绿化生态作用,作为“绿轴”;四环为在南北两区结合,河道、公路防护带主干道及过境环状绿化,形成生态屏障;五廊为结合水系及主导风向,设置五条绿化廊道遍向珠江,加强大学城与珠江的生态关联,形成拥抱珠江的整体态势,不仅导风散热,而且将人流引向江面,回归自然;六核为在各主要功能单元内均布置组团公共绿地,形成六个“绿核”。

  二、实地考察广州大学城规划实施现状

  本次实习主要分为 2 大部分: 1. 坐车观看外环、中环、内环; 2. 步行考察中山大学内部结构。一直听闻大学城中建设了全国少有的,把电力、通讯、燃气、供水等市政管线统一规划统一布线的综合管沟,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亲眼瞧瞧,实属遗憾。

  一)通过大学城外环、中环、内环看大学城

  大学城内交通以内环、中环、外环 3 条环路将大学城内 10 所大学高效的连接在了一起。根据本次实习所见,外环主要连接这各所大学的教学区, 10 所大学的主校门依次分布在外环上,同时由于是教学区最外围,因此人车稀少。中环主要起着连接大学城各所学校生活区的功能,各学校生活区、各种大型生活设施均沿线分布。中环是大学城岛中交际间生活的主要道路,岛内公交均集中行驶在中环以连接各高校,同时大学城的同学们也会通过自行车、步行等方式来往于大学城内各所学校和各个生活、商业设施。内环以内为大学城的信息、体育共享区,同时也是主要的休闲场所。与当初大学城刚招生入学时的景象相比,如今硬件设施已基本依照规划建成,虽然在参观的过程中仍见有部分在建的工程,但教学、生活、商业、娱乐、休闲等设施已经相当完善。

  1. 大学城的教学生活区

  大学城中各学校的教学区、生活区建筑设计风格各有特殊,与学校办学特色相互映衬。但在别具特色之余,有的建筑可能因在建筑选材和物业维护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显得较为残旧。

  2. 大学城的商业、娱乐区

  广州大学城商业娱乐最繁华的地段莫过于广州大学商业区了。虽然广大商业区面积不大,但里面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各种配套设施均很齐备。其次是大学城北亭广场商业区,但由于这次实习并未进入此商业区参观,但光看其外部便知道这里的商业氛围同样较浓厚,如必胜客、麦当劳、超市、电影院等消费餐饮娱乐设施与广大商业区相互补充,使整个大学城的商业设施显得很完善——学生无需走出大学城,即可得到各种商业、娱乐的服务。

  但在大学城的商圈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却是大学城北区(商业区),其次是大学城南区(商业区)。但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却发现,大学城中这两个本属于规划发展的商业区却显得很萧条,除了宏城超市外,基本上只有一些给人档次较次的商铺,所有建筑都因缺乏维护而显得异常残旧。对于这样的规划失利,带领我们进行这次实习的王玉琳老师认为这里缺少了在商业区建设中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商业策划。这是我很认同的,因为北区商圈无论在大学城建设导向、地理范围还是交通位置都占据这极大的优势,但由于缺乏前期准备和运作维护,使得北区缺少商业氛围,同时由于商业氛围明显不如广州大学商业区或是新建的北亭商业区,而导致大学城的商业逐渐向广大商业区和北亭商业区偏移,并且差距越来越大。但正如王老师说的,毕竟北区商业区拥有主要的商业影响因素,只要经过恰当的商业策划进行包装,肯定能比通过由次要的商圈发展因素建立起来的广大商业区得到更广阔的前景。

  3. 大学城的绿地与休闲区

  大学城中部规划中是一个围绕 13 公顷中心湖的大型生态公园,四周分布体育休闲中心、会议中心、中心图书馆、体育场等城市公共建筑;同时,大学城规划中秉承因地制宜、特色营造的原则,共保留了 11 处原始生态林,设计了 8 个生态公园、 12 条河涌、 8 个湖泊,使得城内绿地率达到 55% 。虽然此次实习并未仔细探讨这些数据的执行情况,但大学城给我们总体的感觉就是设施完善,出出是绿色。乘车围绕这外环、中环、内环的参观过程中,绿地到处可见,休闲的地方到处都是。

  4. 大学城的文物保护

  在参观大学城的过程中,路过了许多很古老的建筑,如一些村落的祠堂、古屋等。在后来查资料的过程中才知道,原来大学城在建前层对当地的文物进行了普查,共发现汉代至清代的文物建筑工 48 处,地下遗存 15处,并进行了利用规划,通过集中保留改建成了大学城博物馆。只可惜由于这次实习时间有限,未能深入的实地研究大学城的文物保护规划。

  二)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

  中山大学东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的东北端,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属第一组团。东校区地理位置优越,南邻中心公园,东邻城市绿化带,总占地面积 1.13 平方公里,其中教学区 87.5 万平方米,生活区 25.5 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 65.7 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共有 29 栋建筑,包括教学区 12 幢建筑,建筑面积达 32万平方米,共有课室 111 间,座位 14454 个;生活区共 17 幢学生宿舍,建筑面积共 11 万平方米,可容纳 12456 名学生入住。

  在中大校园的参观,主要围绕中大图书馆至工程学院大楼这一路线进行。漫步在中大的校园里,给人一种很开阔、依然的感觉。中大大学城校区占地辽阔,功能建筑各有特色、错落有致,但因为道路明晰而显得整体建设得饶有秩序,校园建筑多而不乱,突显人文景观。通过资料可知,中大校园内部功能分区明确,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实验区、生活区一目了然。同时,校园内还建了人工河涌、人工湖,在通过花草树木、小桥流水的相衬托,使整个大学校园内充满了生态气息。

  中大校园的精心规划让学校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自然景观,使得走在校园中使人顿生出一种莫名的激动。

  三、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在大学城的参观实习,使我明显的知道了规划的重要性。精心、合理的规划,能够起到一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后期运作效率的作用。就如同广州大学城,若没经过充分的规划,让 10 所大学,近 30 万人在这一个岛上高效且有序的生活犹如天方夜谭。又如中大的大学城校园,如不是精心规划,几十栋建筑放在这1.13 平方公里的地方则肯定会杂乱无章,更不用说能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了。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目标共有 4 点: 1 、面向未来,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创造崭新的高等教育模式; 2 、面向世界,有机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塑造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的高教环境; 3 、面向现代化,完善城市中央智力区的高教、科研、科技生产、孵化、文化、商务、居住、服务、休闲、旅游等多功能综合整体环境; 4 、塑造高品位的艺术景观环境,营造充满活力和魅力的高等教育场所和优异的成长空间,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虽然现在离总体规划目标中的多数规划远景还有一段较大差距,但这次实习的资料准备和实地考察的过程让我对广州大学城今后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在现今信息化的时代里,大学城肯定能够肩负起广州乃至广东的知识输出、知识孵化的重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保障性租赁住房广告语 保障房标... :   保障性住房建设宣传标语   1.既要让人有得住 还要让人住得好   2.价不高水平高,面积不...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理想而生活 生... :   人生之所以迷茫,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理想。理想能极大地激发蕴藏在你体内的巨大潜能。只有靠理想才...
大量吃小龙虾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 :   一家六口外出聚餐,本是一件开心事,却不料几个人十斤龙虾下肚,唐小姐夫妻二人却一起住进了医院。...
:《年鉴计划》影评 年鉴计划深... :   电影《年鉴计划》,讲述了几个头脑很灵光的中学生发现了一台时间机器。   经过努力实现了时空旅...
:诚信经营者承诺书 诚信经营从... :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至,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召开部分旅游企业座谈会,共商维护广大游客和...
:到底什么是快乐呢? 到底怎样... :   什么是快乐呢?   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不要把快乐看得太严重,好像不郑重其事付出十二分的...
:小学运动会加油词 小学运动会... :   小学运动会加油词(一)   四(2)班的体育健儿们,我们知道你们的辛勤,我们了解你们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