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在北京奥运火炬接力青岛站联想新闻发布会上,联想集团副总裁、奥运火炬设计组组长姚映佳亮相,讲述了祥云火炬诞生的过程。作为祥云火炬的总设计师,姚映佳细数祥云火炬设计过程中的一个个小故事,一年多的历程,跟每个妈妈十月怀胎历经的艰辛一样,所以姚映佳说:“祥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都是让我骄傲的作品。”
■一点灵感
一张纸卷成就祥云
一届奥运会的火炬,由一个商业公司的团队来设计,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联想的34人设计团队,成就了“祥云”这个经典的奥运会火炬形象。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方案征集是采取公开征集和定向征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当时联想也收到了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发来的邀请函。姚映佳透露,这是因为在此之前,也就是2001年,联想的这个团队曾积极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不过他们的会徽设计方案没有被采纳。
错过了会徽,他们后来又参加了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祥云”的诞生过程长达一年多时间,但事实上,设计团队寻找灵感时并没有经历太长的时间,“我们最初的方案里就是祥云,一开始大家就都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姚映佳说,2005年的11月,在北京近郊的一个山庄里,联想设计团队的87名设计精英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设计奥运火炬。当时,女设计师仇佳钰的方案让大家眼前一亮,“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张纸卷,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纸卷起来就是个火炬的模样,再就是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内涵。”姚映佳回忆着当时的情况。后来,这个纸卷造型,成了祥云火炬的雏形。
■两次遇险
祥云曾经差点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