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猴哥”如何成了“猴哥”?揭秘《西游记》人物名字的由来
创始人
2024-11-06 05:23:55

《西游记》里的“猴哥”“八戒”“弼马温”这些名字,常常让人捧腹,但它们背后的来源却充满了趣味和深意。

每个角色都有好几个名字,既有法名、别名,还有职务名,每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这些有趣的名字及其背后的使用场景。

法名:正式的“门派身份”

法名通常是师父或者门派里的“大领导”根据某些规则所起的,代表了一个人正式的身份和地位。

《西游记》中的猴哥他们三个也不例外。

孙悟空的法名是“孙悟空”,这个名字是他的师父菩提祖师为他起的。故事在《西游记》第一回中描述,猴王历经千辛万苦找到菩提祖师,祖师看他“有缘”,便给他起了个法名:“孙悟空”。

而猪八戒和沙和尚的法名则是观音菩萨为他们在取经途中所取的,分别是“悟能”和“悟净”。这两个名字的来源没有详细说明,可能是天命使然,或者是“凡事自有定数”。

官名:一职两称,地位不可抹

再说到“官名”,大家熟悉的齐天大圣、弼马温、天蓬元帅、卷帘大将,这些名字和职务息息相关。

特别是孙悟空,虽然被压五行山五百年,但他的“齐天大圣”的官职却一直没有被取消。即便他已经被“关禁闭”,在天庭依旧被称作齐天大圣。这说明天庭的“大领导”们还是承认悟空的职务,不然谁敢称他“齐天大圣”?

至于“弼马温”,那可是悟空初入天庭时的官职,后来因为他的“气吞山河”而晋升为“齐天大圣”。

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这两个名字,则因为某些原因在后来不再使用,但彼此之间仍会使用这些“旧职称”互相客气。

比如在某次战斗中,红孩儿被悟空一顿火烧后,四海龙王大声呼唤:“天蓬元帅!卷帘将军!休在林中藏隐,且寻你师兄出来!”这其实是一种“职业礼仪”,表示他们依旧尊重曾经的职务和同事。

别名:个性化的“花名文化”

除了法名和官职,唐僧还根据每个角色的特点给他们起了别名。孙悟空的别名是“行者”,因为唐僧觉得他“像个小头陀”。

猪八戒的别名“八戒”则是提醒他要注意修行,避免五荤三厌。

而沙和尚的别名“沙和尚”,则是因为他“有和尚家风”,看上去就是个修行人。

这些别名类似于现代职场中的“花名”,是用来便于称呼和表达个性。事实上,除了这些别名,还有许多“亲昵”的叫法,比如“大师兄”“二师兄”“沙师弟”,这些称呼更像是朋友间的私下称谓,既亲切又带有一丝俏皮。

猴哥、呆子、夯货:哪些是“正式名称”?

“猴哥”这个名字其实并不是《西游记》原著中的正式名称。在原著里,孙悟空是被唐僧称为“悟空”,而且也没有“猴哥”这种说法。这个称呼来源于电视剧《西游记》86版的改编,是为了让角色显得更亲切、易于传播。

所以,“猴哥”是电视剧版本的创意命名,而不是原著中的称呼。

至于“猪弟”“夯货”“呆子”,这些都是角色间的私下叫法,是团队内部的互动和默契表达。“猪弟”是悟空对八戒的称呼,既亲切又带点调侃;“夯货”和“呆子”则是团队成员间的轻松玩笑,代表了他们在艰难的取经路上,也能保持乐观和幽默。

名字背后的深意

无论是法名、官名还是别名,这些名字都反映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与个性,也为《西游记》增添了不少色彩。

在西游的世界里,名字不仅仅是个标签,更是角色性格与命运的体现。猴哥、八戒、沙和尚每个名字的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不同的文化和人性。

名字有时能决定一生,而有时它们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无论如何,它们让这个取经的旅程充满了无限的趣味与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天信息新注册《资产公司核心业...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南天信息(000948)新注册了3个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包括《资产公司核心业务AI助...
张凌赫钟爱联想moto X70... 作者:龚进辉 今晚,在联想天禧AI一体多端秋季新品超能之夜上,联想一口气带来了联想moto X70 ...
我们与恶的距离,只隔着一个谄媚... 文 | 脑极体 一位前科技高管在AI的“安慰”下走向弑母的悲剧;一位精神病患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心理...
AI不是万能药!对话唐彬:支付... 支付行业正迎来一场从“支付工具”到“交易服务”的结构性变革。 一边是国内市场“内卷”加剧,企业比拼数...
联想AI眼镜V1发布:38克轻... IT之家 10 月 31 日消息,联想 AI 眼镜 V1 现已发布,主打 38 克轻量设计,搭载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