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闻》:32岁第一次读书,是什么体验?
创始人
2024-11-29 07:23:09

日本《朝日新闻》11月26日文章,原题:关于读书体验的书籍在“远离阅读”时代大受欢迎由非文学研究者或专业批评家撰写的“读书体验”类书籍最近在日本大受欢迎。在读书的人日渐减少的时代,为何这种“读书体验”会吸引如此的关注呢?

这类书籍记录了普通人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与思考,与传统的批评性文学作品不同,因其轻松、有趣和易于共鸣的特质,受到很读者的青睐。例如畅销书《从未读过书的32岁第一次读书》自8月出版以来,销量突破8万册。该书记录了两位作者——自认不擅长阅读的未来之进(音)与热爱读书的釜户(音),一起阅读太宰治的《跑吧!梅洛斯》等经典短篇小说的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两人会因对比喻的不解而感到困惑,也会为故事情节流泪或大笑。这让未来之进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不仅可以接触新鲜表达,还能与百年前的角色产生共鸣。未来之进表示,“我从来没有读过书,因为我不知道如何阅读文本,也不知道众文本中哪些是必读的。”但他发现自己并不是不喜欢看书,而是羡慕朋友和其他人看书的方式,觉得这样很酷。

而热爱外国文学的作家兼编辑友田墩(音)想出了“代替阅读”的新尝试。他的《代替阅读》也成了畅销作品,该书记录了他花4年时间阅读名著《百年孤独》的感受。为了将阅读时的惊喜和激动以原始的形式表达出来,他还尝试着写了一些与正文无关的“题外话”,例如他在阅读时联想到喜剧小品,或者无法通关的电子游戏。友田的书也通过脱离书本主线的联想和趣味表达,吸引了那些因原作阅读门槛高而却步的读者。

日本媒体曾次报道人们在“远离阅读”的现象。据日本文化厅9月发布的《关于国语的舆论调查》显示,日本一个月内没有读过一本书的人数比例已超过60%。对于该结果,未来之进感到意外。但他表示,即使阅读减少,人们依然照常生活,所以可能不读书也无妨。

而友田则对媒体将这一现象广泛讨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随着生活体验的样化,人们分配给阅读的时间减少并不奇怪。

这两本“读书体验”类书籍的作者既非文学研究者,也不是文艺批评家,但友田认为,或许正因如此,反而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共鸣。友田进一步说明,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以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自身的处境,从而舒缓内心压力。因此,与其一味讨论“不读书的人增是危机”,倒不如地传递那些通过阅读得到正面反馈的故事。(作者真田香菜子,刘雅婷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突破 你知道经常吃鸡蛋可能有助于保持老年时期的头脑敏锐吗?或者阿尔茨海默病实际上与神经元周围的髓鞘退化有关...
开源 AI 及其在当今世界中的...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他们面临一个重要选择:是否向全世界公开系统的运作机制,包括参数、训练数据...
北京一副区长停“小电驴”遭“三... “没地停了”“这不让停”“人行通道不能停”……近日,北京一副区长实地体验早高峰停放电动车却遭遇“三连...
打字就能补全句子,讯飞推出个性... 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AI文娱生态战略发布会近日在合肥举办。会上透露,讯飞AI文娱将基...
对话华为樊杰:AI落地浪潮下的... 随着大模型的规模落地,AI发展的主战场正从“模型训练”转向“行业推理”,解决推理效率瓶颈成为释放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