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油底壳不算大修,它只是一次很常规的维修过程。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底盘可能会被石头刮坏,导致油底壳受损。下面将介绍油底壳的分类。
油底壳分为两种类型:湿式油底壳和干式油底壳。湿式油底壳中,发动机的曲轴曲拐和连杆大头在每旋转一周都会浸入油底壳的润滑油内一次,起到润滑作用。同时,曲轴的高速运转会激起一定的油花和油雾,对曲轴和轴瓦进行润滑,称为飞溅润滑。对润滑油在油底壳内的液面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太低,曲轴曲拐和连杆大头不能浸入润滑油内,导致缺少润滑而顺滑曲轴和连杆以及轴瓦。如果润滑油液面太高,会导致轴承整个浸入,使曲轴的旋转阻力增大,最终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同时润滑油容易进入气缸燃烧室内,导致发动机烧机油,火花塞积炭等问题。
干式油底壳则没有油底壳储存机油的功能,而是通过一个个量孔压出机油进行润滑。因此,干式油底壳发动机的原油底壳的高度较低,发动机的高度也随之降低,重心降低带来的好处就是有利于操控。最主要的优点是避免了发生湿式油底壳那些由于激烈驾驶而产生的种种不利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