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剪纸花朵也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作品。以下是一种剪纸花朵的方法:
材料:
- 彩色纸张(最好是适合剪纸的纸张,如剪刀专用纸)
- 铅笔
- 剪刀
- 涂胶棒或胶水(可选)
- 小细蓬(可选)
- 色彩笔(可选)
- 手册(可选,用于参考不同花朵图案)
步骤:
1. 根据手册上的图案或自行设计,使用铅笔在彩色纸张上画出所需的花朵形状。可以尝试不同的花朵,如玫瑰、菊花、康乃馨等。
2. 在纸张上小心地使用剪刀剪下花朵的形状。注意要剪出整齐、平滑的边缘,可以使用细蓬修剪细节部分。
3. 可选:使用色彩笔给花朵上色,使其更加鲜艳。
4. 可选:将花朵的不同部分用剪刀剪上一些小裂纹,以增加层次感。
5. 如果想要花朵更稳固,可以在花朵的底部涂上一些胶水或使用涂胶棒粘贴。
6. 可将剪纸花朵贴在画纸、卡片等上面,制作成各种装饰用途。
注意事项:
- 剪纸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动作,小心不要剪伤手指。
- 在剪纸时可以使用铅笔勾出图案,但最后要用橡皮擦除,否则可能会看到铅笔痕迹。
- 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变化和尝试,创作出独特的剪纸花朵作品。
- 剪纸花朵可以用于装饰房间、卡片、礼品盒等,也可以作为手工礼物赠送给朋友和家人。
活动一:最早的剪纸。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幕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活动二:不断发展的剪纸工艺。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再加上当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人们不会象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
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
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剪花的剪法如下: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三次。
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喜欢的图案。
3、将图案按照画出的样子用剪刀剪下。
4、剪完后打开即可。
剪纸的介绍如下: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
剪纸的分类如下:
一、折叠剪纸
折叠剪纸是民间最常见的一种制作表现方法。所谓折叠剪纸即经过不同方式折叠剪制而成的剪纸。最早的“对马”“对猴”等团花就是经折叠剪出的。折叠剪纸折法简明,制作简便,省工省时,造型概括而有一定变形,尤其适于表现结构对称的形体和对称的图式,如人、蛙、蝶、龟、倒影、对鱼等。
几何纹、花卉、景物、器具等题材都能适应,而且展开极为对称,又能变化出多种适合形,两方连续,四方连续或多方连续,这是它能长久得以流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折叠剪纸对中国的剪纸普及和工艺图案造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剪影
剪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古老形式,通过外轮廓表现人物和物象的形状,所以它最注重外轮廓的美和造型,剪影由于受轮廓造型的局限,一般以表现人物或其他物体的侧面为好。其工具主要是剪刀和刻刀,纸一般用黑色或重色纸,在表现人物侧影时,一般是边看对象边剪。剪影很适合表现透光效果,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剪纸类型。
三、撕纸
撕纸是由传统的民间剪纸变形出的新类型。其方法是利用不同类型的纸,采用手撕的方法去撕裂造型,以手代剪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不适合去表现巧工细琢的效果,但正是这种局限,又恰恰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个性,有一种古拙雅朴、豪放雄健的格调。在撕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随意性,有一种自然天成的韵味 。
1、准备好笔、剪刀和一张正方形的纸。
2、把正方形的纸对角对折。
3、然后左右两角再次对折后展开。
4、然后把三角形分成3个份。
5、左边角沿着折痕折叠。
6、右边角也同样折叠。
7、然后沿着中线折叠。
8、再次沿着中线对折。
9、画上图案。
10、沿着线修剪。
11、然后慢慢展开,手工剪纸窗花就完成了。
剪纸教程窗花步骤如下:
材料准备:剪纸、剪刀、笔。
1、取一张正方形彩纸,沿对角线对折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的底边180度角,均分成三份,每份60度角。
3、把右边角沿右虚线向左虚线折叠对齐,如下图。
4、同理,左边角也沿左虚线折叠和右虚线对齐。
5、把上图中的彩纸再沿中线垂直对折一次,如下图,这就是六角折纸法,也叫十二折法。
6、在折好的彩纸上画好剪纸图案,如下图。
7、沿着图案把它剪下来,中间的圆弧形也可以用刻刀来刻。
8、展开后就是下图这个样子 中间是个五角星,外连五颗红心和大花瓣。
剪纸简介:
剪纸,又名“窗花”或“刻纸”,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出花纹,制作成具有镂空效果的造型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
这一民间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出现于西汉,以纸张为原材料,用剪刀或刻刀为工具,剪刻出人物、鸟兽、花卉等多种图样,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
它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造型形象夸张洗练、生动传神、家喻户晓,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显示了中国百姓浪漫的想象力和优异的创造力。
在中国各地域都有流行,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风格流派。除此之外,在满族、傣族、苗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有流行,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
2006年,剪纸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1世纪以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剪纸都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线描花朵的意义? 幼儿园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