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经过专家们多年研究和厨师实践的验证,对人体确实有益无害的食用花卉约有数十种之多,常用的有:桂花、玫瑰、梅花、月季、牡丹、玉兰、白兰、萱草、菊花、桅子、丁香、茉莉、米兰、木槿、紫藤、莲花、兰花、桃花、梨花、杏花、海棠花、凤仙花、山茶、木芙蓉、代代……等等。
注意:不是所有的花卉都可入食,有些花卉或花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例如铃兰、一品红、蔓陀罗、夹竹桃、五色梅等花卉,如误食后都会引起程度不同的中毒现象,因此不能随意乱食。
野生花卉对栽培花卉性状改良的作用如下:
通过杂交和基因工程等育种技术,将野生花卉具有的抗病和抗逆性等优良性状以及携带的特异基因转育到现有观赏植物中,以改良现有栽培品种的遗传品质,创造新品种和新类型。
例如随着基因转化技术和植物再生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培育蓝色月季、发光植物、紫色郁金香、黄色仙客来和红色球根鸢尾都不再是梦想。
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注意事项:
开发利用野生花卉,应因地制宜、在充分发挥乡土植物优势的基础上,引进外来品种。目前,由于我国拥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雄厚的科技支撑等优势力量,只要明确其开发利用的方向。
如用作室外植物配置,还是作为插花材料等用途明确后,才可通过有力的资金扶持,逐步开发、引种驯化和培育适合应用的品种。
对于野生花卉,要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不能破坏其原有的生物群落模式,亦不可为了研发而大面积的破坏性采集原材料,应逐步将原材料通过人工栽培方式进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