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由先锋鸟血糖管理软件提供!帮您记录血糖、血压等健康指标,提供无糖食品免费试吃,以及定制饮食运动计划,陪伴您一起控糖。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内分泌科医生,我在临床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糖尿病患者。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糖尿病的经历和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糖尿病,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首先,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血糖偏高,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血糖略有偏高,便紧张得以为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其实,血糖偏高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如饮食、作息、压力等。以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解释划分。
一、血糖偏高 ≠ 糖尿病
- 血糖的正常范围: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当血糖值超过这个范围,我们称之为血糖偏高。
- 单次血糖偏高:可能是因为近期饮食不当、情绪波动、运动量减少等原因。此时,不必过于紧张,调整生活方式后,血糖可能会恢复正常。
- 糖耐量异常:指血糖值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称为糖耐量受损。这种情况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以判断是否发展为糖尿病。
二、真正的糖尿病有10种表现
- 三多一少: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 皮肤瘙痒:血糖过高导致皮肤干燥,出现瘙痒症状。
- 视力模糊:高血糖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导致视力下降。
- 四肢麻木:高血糖损伤神经系统,引起四肢麻木、疼痛。
- 伤口愈合缓慢:血糖过高影响细胞修复功能,导致伤口不易愈合。
- 乏力:血糖无法正常为身体提供能量,导致乏力、疲劳。
- 恶心呕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症状。
- 呼吸深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需及时就医。
- 尿频、尿急:糖尿病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
-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影响性激素分泌,导致性功能障碍。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 健康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
-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 控制体重:保持BMI在18.5-24.9之间,减少腹部脂肪。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尽早干预。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 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了解病情变化。
总之,血糖偏高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关注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关注糖尿病,共创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