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圣宋玉》这本书是在2018年6月出版的,作者何志汉所写的这部小说讲述了寒门出身的宋玉是如何在浮尘命运中进行文赋创作的,同时以宋玉的感情线为基调,向大家展现了这位文学大家的人生。
小说中所描述宋玉的出生、读书、入仕、退隐等人生经历,从多角度的方面入手,展现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才华横溢的宋玉在官场中始终保持着洁身自好,他不持才也不自傲,温文儒雅的面对着一切。
通过小说的形式,宋玉从庄严的文赋史料上迈向了平民百姓中,以更加通俗化的形式来接近群众,他的形象也就此映入大家的眼帘。
一、出淤泥而不染的才子形象
宋玉是战国时代著名的辞赋家,提到楚国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屈原,而宋玉则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文学大家。
他的作品抒情方式与实物写景结合得自然得当,描绘的物象那是细腻工致,以骚体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了“赋”这一文学体裁,也因此成为了中国赋体文学的开山鼻祖。
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凡,后世人们将他尊为“赋圣”,可见在历史形象上,宋玉绝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仕人形象。
1、以“赋圣”展开创作
宋玉在历史留下了赋圣的美名,这也在形象创作上给了作者一个思路,因此小说《赋圣宋玉》就以此身份为基点展开创作,从宋玉小时候开始就展示出不同于常人的天赋。在宋玉入学前,他的父亲就发现他对识字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为他买了本训诂书,父亲可以算是他文学路上的启蒙人之一。
到了入学的时候,宋玉的天赋开始显现出来,在入学考时不少学童连识字都困难,但是宋玉不仅能够认出字来,还能对古文的意思道理做出解读,这让教书的张先生以及在场的家长们连连称道。
在学堂学习的日子中,宋玉本就天资过人,再加上有老师的指导教诲,才过了几年的时间他便可以出口成章,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不忘反思自己的文章好坏。小说对宋玉小时候的刻画,是以天才少年勤奋好学来描写的,比较符合宋玉本人才华横溢的形象。
也侧面说明了宋玉对于知识的学习是自己的兴趣使然,比起强逼硬灌的知识,还是通过浓厚的学趣去获得知识比较快,所以宋玉学习的效率才会与普通人有着天壤之别。年少习得好本事,也给宋玉能够获得“赋圣”的美誉有了基础,也为后续的情节做好了铺垫。
2、出淤泥而不染
小说中与宋玉的才子形象离不开的则他高洁的品行,他如同莲花般高洁的品德在当时楚国的官场上是难得的,这使得他“赋圣”这一形象更加具体、人物更加丰满。宋玉从小的教育以及跟随屈原的经历,让他继承了屈大夫以及前代文人高尚的品德,因此宋玉并没有屈服于楚襄王时期的黑暗统治中。
在朝堂上,大家因为有屈原被放逐的先例,所以人人都想着明哲保身、不敢多言;在这阿谀谄媚的乌烟瘴气里,宋玉始终能够保持自己的纯洁性,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宋玉初登官场,就楚王面前创下《大言赋》《小言赋》,楚王对他的才华颇为欣赏,想要赐予他良田美玉,但是宋玉并不看重这些身外之物,他借着楚王的恩惠救出了自己身陷牢狱的好友,以此显现出他“仁义”的君子之风。
小说用《登徒子好色赋》来衬托宋玉的形象,两者形成巨大的反差,给读者一种视觉的震撼感,更是揭露好色之徒的丑恶嘴脸,彰显出了宋玉恪守礼节的崇高品格。
结合宋玉的这些真实作品,宋玉的形象一下子就在污龊的乱世中挺立,深邃的文学内涵与崇高的品德结合起来,好像读者的眼前就站着这么一个风度翩翩的仁义君子。
3、鲜明对比突出人物形象
宋玉的人物形象,在开篇主要通过对比来突出,所以在小说中自然而然地通过对宋玉从小长大的周石进行描写,以此来烘托宋玉的人物性格。宋玉和周石不论是在做人还是做事上都完全不同,宋玉是知礼节的君子而周石则是见风使舵的小人。
他们两人一块长大,又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还一块做了官,照理来说应该是好朋友才对,可是两人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注定了命运的不同。宋玉想要凭借才华为国效力,周石则追求荣华富贵善用心机。
所以,小人得势的周石最终将宋玉“赶”出了朝堂。对两人的命运描写,以鲜明对比的形式出现,也让读者们可以分辨出谁好谁坏,“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达到了小说的反讽效果,升华了主题。
二、胸怀大志心系百姓
《赋圣宋玉》所描绘的时代还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割据战争打的是如火如荼。而宋玉所处在的楚国,在楚襄王的带领下国力也有些衰退,甚至出现了亡国的气运之象。宋玉在这个时候从一个读书人的身份转变为了士大夫,他在此时不只是文学家了,而是一个需要为国家效劳的文臣,他现在的人生就夹在了君王与百姓之间,小说就以此为线索来描绘宋玉的生活轨迹。
1、巧用计策,劝主归心
现如今的朝野,已经变得乌烟瘴气,全然是唯利是图的小人掌控了国家,忠义贤良进谏不得反而被发配边疆,楚襄王亲小人远贤臣,逐渐变得荒淫无度,国家积贫积弱的现象更加明显。
宋玉身为大夫,牢记着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但是又不能同屈大夫那样去进谏,于是乎他便想了个办法,用自己的方式去暗示和劝导楚襄王回头。
他在楚襄王沉溺于美色与玩乐时创出了《风赋》,想要用这篇文赋来劝谏楚王回归朝政。《风赋》借助风的形象来形容君王和百姓,以雄风和雌风的变化离合表示君民贵贱贫富之差,还将对楚王纵欲的谴责和对劳苦百姓的怜悯隐喻在里头,虽然文赋表面上没有直白的表达出不满,但是深层的含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借助文赋劝谏体现了宋玉的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出身底层的宋玉没有底气像贵族屈原那样直白进谏,又因为朝中现状导致他只能以这样的形式来上报楚王。这种处境下,谨慎小心才能让宋玉立足朝堂发挥余热,他没那么快出局就是靠着这样的策略。
2、百姓受苦无能为力
宋玉的曲谏并不代表着他没有血性,办事情畏手畏脚。在小说中,当他看到了卢邑的百姓因为旱灾弄得民不聊生,官员们却不管百姓死活,任凭贪官横行霸道,卢邑百姓的惨状让他抑制不住怒火,直接向楚王要求开仓放粮,引水筑渠。这和他以往的处事风格完全不同,而且这卢邑的职能管辖也不在他的范围下,这样做无疑是越权执法,他也不顾楚王是何感受了,冒死直言进谏,同奸佞小人作斗争。
在小说的描写中,宋玉这种直接进谏的场景也不少,他敢于在秦国使者面前数落楚王的“三日一朝”制,更为直接的是他不向楚襄王禀报,直接前往受灾地去赈灾。这与史书上记载的形象完全不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写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这就让人有所误会,认为宋玉是个不敢直言劝谏的臣子。
三、文学大家也有忠贞爱情
虽然说宋玉的爱情故事不是小说的主线剧情,但是美好或凄惨的浪漫爱情故事总是会让驻足于此,作者在这方面的创作上没有肆意编撰,而是在尊重宋玉的基础上,将他塑造成了一个拥有忠贞于爱情的人。宋玉钟情于他的青梅竹马春蕙,他们两人自小同乡,又同窗了几年,两人有着同样的特点——好学。
所以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两人终日一齐研究圣贤书下日久生情,最终从欣赏变为了爱慕。但是现实总是残忍的,宋玉远赴朝廷上对抗奸佞之臣,他自己出众的才华与相貌也吸引了不少的追求者,这也是造成他爱情悲剧的原因。
有其他的追求者到没什么事,偏偏有这么一位,她贵为楚国王妃却水性杨花,她就是迷恋宋玉的女子之一,云妃。她爱慕宋玉的才貌,多次借着编曲的缘由色诱宋玉,甚至不惜下药来以身犯险,对于权贵的暧昧表现,宋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内心,将它们拒之门外,只因为他已经有了心上人。
但是,最终这些事情被人揭发后,宋玉虽一直保持的理智、洁身自好,没有越过底线一步,还是受到了处罚。宋玉的爱情观是有别于单纯的男女欢爱上的,他与春蕙更重要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的这种体现,所以当他面对欲望诱惑,能够从容不迫,坚持自我。
四、总结
《赋圣宋玉》这部长篇小说,给读者们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洁身自好、心系百姓以及忠于爱情的宋玉形象。宋玉作为赋圣,他的才华从小展现却不骄傲自满;作为士大夫,他胸怀大志且心系百姓,巧用智慧劝谏君王,面对不公敢于直面反对;作为男人,他忠于爱情不畏权贵诱惑,至始至终从未变过。
小说描绘出的宋玉形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也更让人信服他就是最初的宋玉本人,因此《赋圣宋玉》才会得到那么多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