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不睡我不睡,头发掉得我心碎!”这样的声音在大学校园中并不罕见。或主动熬夜,争做“熬夜冠军”,“除了睡觉时间不想睡,其余时间都想睡”;或被迫失眠,天亮了,眼睛仍然“瞪得像铜铃”。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持续睡不着、睡不好、睡不够已然成为一种常态。究竟大学生该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升睡眠质量,睡个好觉呢?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仅有29%的大学生在24:00之前入睡,52%在24:00至2:00之间,19%则在2:00之后入睡。即使这样,“失眠”也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学子在夜晚辗转难眠,痛苦不已。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林同学坦言:“我的睡眠质量很差,平均晚上会醒三四次,失眠时只能辗转反侧。”而沈同学则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睡不好会导致我第二天一直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甚至影响学习和社交。”
熬夜与失眠的背后隐藏着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学习负担重、临近考试的焦虑、以及生活琐事的烦扰,让大学生们在忙碌的一天结束后,绞尽脑汁争取夜晚的“私人时间”。“报复性熬夜”成为许多人的共同选择。林同学说:“我总感觉要白天的生活被学习和任务剥夺,只有夜晚才是我的。”然而,越是想要抓住这些自由的时光,越可能导致夜晚的不安与失眠。更有专家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屏幕发出的蓝光也破坏了人们的自然睡眠规律。56%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8小时,这使得他们长时间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难以入睡。
想要改善睡眠质量,首先要切换自己的心态,大学生们应意识到,优质的睡眠并非奢侈品,而是提升生活质量的根本保障。张斌教授提出保持节律的重要性,建议大学生们定点入睡与起床,并保持作息的规律性。此外,合理饮食和适度锻炼也是提升睡眠质量的有效手段。减少晚上精神活性物质的摄入,如茶和咖啡,有助于让身体在晚上放松下来。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也非常关键。可以通过设定“无手机时间”,让自己在入睡前一小时不再接触屏幕。进行轻松的活动,比如阅读、冥想、听轻音乐,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有同学表示,与朋友互相监督,或使用健康手表、睡眠监测软件,能有效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对于已经存在失眠问题的学生,张教授建议了管理卧床时间的策略:避免特意补觉,减少在床的时间,这样能够增加睡眠的“驱动力”,促进自然入睡。而若失眠情况持续,务必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总结来说,大学生们在追求理想生活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身心健康,才是学习与成长的最佳助力。希望学子们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休息好、放松心情,迎接精彩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