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人民军在美国的攻打下节节败退,此前获得的所有优势都在美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荡然无存,不仅占领的土地和人口丢失,还被美军追至鸭绿江,几近亡国,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刚刚成立一周年的新中国挺身而出,只用简陋的万国牌武器,就将几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得落花流水,五大战役后,中国不仅帮朝鲜重返自己的领地,还逼得美军不得不签下停战协议。
1950年10月19日,中方在多次警告美军不要越界玩火且无果的情况下,决定跨过鸭绿江,直抵朝鲜半岛参与作战,在彭德怀元帅的统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战场。入朝后的第一战,其实也是双方都没有准备的遭遇战。
11月1日晚,中美两国在云山打响第一战,仅仅一晚上的时间,志愿军便攻克了云山,美军的骄傲轻敌、分兵冒进让志愿军大获全胜,首次交战志愿军便歼敌1.5万,给了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当头一棒,让其所谓的“圣诞总攻势”成了一个笑话,当然,志愿军也伤亡了近万人。
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并没有让志愿军忘乎所以,11月25日,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又马不停蹄地发起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反击战役,也是入朝的第二次战役,而此时的美军并没有意识到志愿军的“疯狂”,他们虽然刚刚在第一次战役中受挫,但却自以为是地认定中国军队不会在此刻大规模入朝,然而,中国真的就这么做了,在与美军对峙40多天后,第二次战役再次以志愿军大获全胜而结束。
相比于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在发动第二次战役时,要克服的困难实在太多太多了,首先,在棉衣都不够的情况,志愿军却要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恶劣天气下不停的行军作战,尤其是在东线长津湖一带作战的第九兵团,当时的气温一度降至零下四十多度,他们连最基本的御寒装备都没有,可即便如此,长津湖战役志愿军还是拿下了最后的胜利。
然而,长津湖战役虽胜,歼灭了美军整整一个团的兵力,可志愿军付出的代价也是难以想象的,九兵团损失了数万人,而这些人中有30000多人被冻伤,4000多人因为寒冷失去了生命。
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让美军的斗志一降再降,被消灭的3.6万“联合国军”中,有2.4万余人是美军,此外,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也在此次战役中身亡,这对于美军而言无疑是种屈辱和挫折,被重创后,美军快速后撤,从清江川一路退到了三八线附近,此时,朝鲜半岛的形势开始恢复到朝鲜战争爆发前的状态,朝鲜和韩国各占据一方,唯一变化的是,美军一溃千里,士气低落到极点。
如果说第二次战役扭转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局势,那么第三次战役就是为了争夺谈判的主动权,为避免退到三八线附近的美军重整军队再行北犯,1950年12月31日,中朝人民军队联合发起进攻战役,集中31万余人兵力,准备先发制人,迅速突破敌三八线既设阵地,彭德怀任司令员,带领大军跨越300多公里,从鸭绿江一路行军至三八线附近,1月4日,中朝人民军解放汉城,美军被逼退至37线附近,志愿军又一次大获全胜。
其实在经历过前两轮战役后,志愿军已经非常疲惫了,而此时后勤补给不足,武器装备磨损也非常严重,但即便如此,志愿军还是在第三次战役中歼敌1.9万余人,凭借小米加步枪,完美击败了美军近乎完全机械化的军队。入朝不到三个月就接连三次大获全胜,歼敌7万有余,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志愿军彻底打破,这样辉煌的战绩不仅让苏联和美国难以置信,还让整个世界从此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朝鲜领导人,三个月前他们还在被美军追着打,苏联不肯出兵救援,他们险些就成了流亡政府,可现在他们却已经夺回了丢失的领土,还反过来打得美军落花流水,一切都来的太快,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像是一场梦。
在三战三胜的光环笼罩下,朝鲜建议“宜将剩勇追穷寇”,趁着此时美军自顾不暇,大举进攻韩国,实现半岛统一,甚至中朝人民军内部也传出不屑的声音:“美军也不过如此”,似乎所有人都认为现在是南进的最佳时机,就算美国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中朝军队也能像挤牙膏一样一点点解放朝鲜半岛,但彭德怀元帅拒绝了,他下令收兵休整,全军原地待命。
从入朝第一战开始,彭德怀元帅就一直在前线盯战,对于前线志愿军的具体情况他了如指掌,虽然入朝后与美军的三次作战都赢得了胜利,但在这胜利的背后,志愿军付出的代价同样巨大,三次大规模的战役之后,志愿军除了有不小的人员伤亡,身体也是异常的疲惫,再加上第三次战役将战线从鸭绿江推至三八线附近,长途奔徙使得志愿军的补给线也大大拉长,后勤补给变得越来越困难,当时面对很多高强度战斗时,志愿军将士都是饿肚子的状态。
或许有人会说,可以从三八线附近的居民手中“借”一点粮食应应急,但从麦克阿瑟仁川登陆后,三八线就已经成了整个朝鲜战场的“炸药桶”,附近民众早已跑光,方圆百里的粮食房屋在“联合国军”到来后也被尽数抢光烧光,所以志愿军在这里几乎得不到任何的帮助。
当然,最让彭德怀元帅担心的是,美军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被击败的,虽然此前美军被中朝人民军合力打懵了,但美军也一直在吸取战斗经验,分析志愿军的作战套路,从第三次战役开始,彭德怀元帅就明显感觉到美军“不好打”了,再加上朝鲜是个狭长的半岛,东西海岸都可以登陆,如果此时不及时在海岸设防,美国趁机从后方登陆,形成前后夹击的局面,以美军无与伦比的国力,就会重复朝鲜当初犯下的错。
说到这里,朝鲜犯下的错是什么呢?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伊始,朝鲜以势如破竹的状态击垮了韩国,仅用三天就攻占韩国首都汉城,一个月后韩国基本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可以说当时的朝鲜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统一朝鲜半岛的目标,只差最后一击了。
然而,胜利的光环让朝鲜政府以及朝鲜人民军逐渐迷失自己,中方曾多次提醒朝鲜,美军很有可能下场助战,而且会在仁川登陆,但此时的朝鲜根本听不进去,仍然一意孤行的将主力集结在南部,准备将韩国连同美军一起歼灭。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在仁川登陆的麦克阿瑟直接切断了朝鲜人民军的后方补给,人民军主力也被美军包围,至此,朝鲜开始了流亡岁月,直到新中国正式入朝作战。
很显然,朝鲜此前之所以会败得如此彻底,完全是因为朝鲜政府顾头不顾尾的错误指挥,所以,第三次战役后,彭德怀元帅仔细分析了当下形势,看到了隐藏在暗处的危险,下令志愿军全军休整,而这个休整的时间长达两个月。
在如此“大好时机”下停止南进,这对于急切想要获取更多切身利益的北朝鲜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朝鲜领导人马上跑去与彭德怀元帅见面,希望志愿军延缓休整,或者休整时间缩短,然后继续发动大规模作战,再接再厉占领更多的韩国领土,他们甚至还想着志愿军能够大举南进,让韩国彻底从朝鲜半岛消失,帮助朝鲜赶走美军,完成统一。
朝鲜过于“贪心”的要求毫无疑问遭到了中方的拒绝,这引起了朝鲜政府极大的不满,眼看着到嘴的鸭子就要飞走了,朝鲜领导人开始将目光转向苏联,在朝鲜看来,中朝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盟主—苏联,此时苏联还是非常有话语权的,所以,在被中方拒绝后,朝鲜领导人转头就向一直支持朝鲜南进的苏联驻朝鲜大使“告状”,给彭德怀元帅扣上了“不愿乘胜追击”的帽子。
对于苏联而言,志愿军如果能继续南进,直至占领韩国,对于苏联而言几乎是百利而无一害,长久以来,北朝鲜就对苏联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苏联扶持下的北朝鲜能够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那也就意味着苏联目前最急需的远东不冻港问题得到了解决,自从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中吐出了占据的中国东北铁路和旅大港等特权后,苏联就迫切希望能找到一个新的不冻港,以促进苏联亚太战略的实施。
所以,如果苏联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帮助北朝鲜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斯大林是非常愿意的,但前提条件是中国也愿意这样做,很显然,此时的中国并不同意,中方领导人亲自致电斯大林,讲述志愿军如今在朝鲜战场上的各种不利条件,在充分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情况之后,斯大林迫于新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表现,最终选择站在彭德怀元帅这一边,同意志愿军原地休整,一切听从彭元帅指挥。
而朝鲜这边在两边被拒后,开始越发不满,不停的要求志愿军停止休整,继续作战,迫于朝鲜领导人的压力,1951年11月11日,毛主席亲自向彭元帅下达指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原地休整两三个月,如朝方要求继续前进 , 亦可同意人民军击敌 , 并由朝鲜政府亲自指挥。
这个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志愿军不掺和这件事了,如果北朝鲜认为人民军可以不用休整继续作战,中方同意人民军进攻并且不会阻拦,但志愿军不会跟着一起进攻,剩下的进攻行动都将交给北朝鲜政府亲自指挥。
这句话无疑是戳中了朝鲜最大的软肋,虽然中朝自联军以来势如破竹,打得美军节节败退,但朝鲜政府心里很清楚,这里面最大的“功臣”是谁,一旦失去了志愿军的协助,仅凭朝鲜人民军几乎是没有可能撼动美国这尊“世界第一强国”的,所以,在收到中国这样的指令后,朝鲜政府虽然着急,但是也无可奈何,最后只能老老实实的等待志愿军休整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