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患者的守护与希望:谁来为他们发声?
创始人
2024-12-25 14:48:47

你是否曾经想过,身边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问题,实际上正影响着部分人的生活?例如,罕见病患者,似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太多关联,但他们的故事却让我们意识到健康与希望并非如此简单。

在中国,罕见病患者的生存境遇常常引发关注。张玉芳,34岁,因罕见病成骨不全症而饱受折磨,这使得她在24岁之前几乎没有机会走进校园。然而,令人敬佩的是,张玉芳并未因此消沉。如今,她在一家公益组织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甚至帮助策划了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制作项目,并招募了全国范围内的女性共同参与编织。这是一个关于勇气与希望的故事,令人深思。

2023年,张玉芳获得了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广受重视的罕见病药物唯铭赞(依洛硫酸酯酶α)有望通过“港澳药械通”重新进入大陆市场。这意味着,正处于药物困境中的诸多患者或许能够再次看到希望。这款药物旨在治疗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是全球唯一有效的治疗选择。此前,这款药物退市使得许多患者陷入无药可用的绝境。

但是,有希望并不等于拥有解决方案。许多患者及其家庭在寻求化解这个问题的道路上仍面临重重困难。根据调查,某些地区已经将唯铭赞从医保报销目录中剔除,患者的药费每年高达100万元。然而,深圳市的一项政策使得唯铭赞重新纳入保障范围,患者的负担因此减轻了三分之二。这一成功的经验应向全国推广,为众多患者引入更多的政策支持。

罕见病患者的处境让人心疼。在一场罕见病论坛上,专家们探讨了如何提升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大家一致认为,只有药物能够“有药能用”,才能改善患者的生活。此外,国家医保局最近发布的新目录中新增91种药品,其中包括13种罕见病用药,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之所以关注罕见病,不仅是出于对患者的同情,更是因为罕见病的研究可能会为我们揭示更多人体的秘密。许多罕见病都是由“基因问题”引起的,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也为人类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也许罕见病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促进医学的进步。

作为普通人,面对这一复杂而厚重的现象,我们或许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关注和传播这些故事,传递希望与勇气。作为一名记者,我希望通过记录和讲述这些故事,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病症背后的真实情况,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帮患者的声音被听见。

所以,听到他们的呼唤、传递他们的希望,我们就能够为这些罕见病患者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中国,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无论未来还有多少挑战,我们始终要相信,罕见病患者和他们家庭的困境能够得到改善,所有的努力并非白费,积极地关注和改变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动之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天信息新注册《资产公司核心业...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南天信息(000948)新注册了3个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包括《资产公司核心业务AI助...
张凌赫钟爱联想moto X70... 作者:龚进辉 今晚,在联想天禧AI一体多端秋季新品超能之夜上,联想一口气带来了联想moto X70 ...
我们与恶的距离,只隔着一个谄媚... 文 | 脑极体 一位前科技高管在AI的“安慰”下走向弑母的悲剧;一位精神病患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心理...
AI不是万能药!对话唐彬:支付... 支付行业正迎来一场从“支付工具”到“交易服务”的结构性变革。 一边是国内市场“内卷”加剧,企业比拼数...
联想AI眼镜V1发布:38克轻... IT之家 10 月 31 日消息,联想 AI 眼镜 V1 现已发布,主打 38 克轻量设计,搭载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