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次隐匿性很强!上海医生发现有些患儿没明显咳嗽,但CT显示已是肺炎
创始人
2024-10-29 20:02:31
0

原标题:注意:这次隐匿性很强!上海医生发现有些患儿没明显咳嗽,但CT显示已是肺炎

“目前还没有完全太平

呼吸道疾病患儿仍然不少。”

上海龙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文说

近日该医院的就诊量较为平稳

龙华医院医务处处长沈亮告诉记者

该院儿科日均门急诊量维持在高位运行

但上涨态势趋缓

12月6日17时许,李文介绍了近期该院儿童呼吸道疾病诊治的情况,“目前患儿还是以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部分患者为合并感染”。记者在儿科病区看到,与11月候诊区排长队相比,目前候诊平稳有序。

相比前一阶段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大量肺炎患儿,近期流感患儿较多,输液区的患儿数量暂时有所下降。“这可能与流感以服药为主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对比较复杂,病程长,病情复杂,需要补液治疗的时间较长,所以现在看病速度会相对快些,积压在医院的人数少了一些。”她说。

“今年患儿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隐匿性很强。”李文说,和往年相比,今年呼吸道疾病一是来得早,二是发展很隐匿。她发现,有些患儿即使没有明显咳嗽等症状,但是CT检查已是肺炎。

李文认为,家长不可粗心大意,她建议家长督促儿童出门时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前往人群聚集性场所的次数;一旦生病及时就医,不要带病去学校,身体恢复期间减少体育运动,保证足够的营养和休息。

12月6日17时许,上海龙华医院儿科病区。

12月6日17时许,上海龙华医院儿科输液区。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

如何检测、如何用药?

胸科专家7问7答一次厘清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邀请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海深入介绍了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诊断、用药关键、就诊注意事项等。

Q:什么是肺炎支原体肺炎?

A: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是其中的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叫支原体肺炎。

Q:今年为何会引发大量的肺炎支原体感染?

A:其实,肺炎支原体是我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也是最常见的非典型肺炎病原体,并非今年才有的新事物。其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流行规律多为散发病例,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流行年份的发病率是非流行年份的数倍,2023年就是一个流行大年。

从流行时间来看,感染呈全年散发,我国北方以冬季、南方则以夏秋季为多。近期,以上海为例,肺炎支原体的传播较之前已有小幅回落。在社区、家庭内或聚集人群中,都可以有流行感染,暴发则往往多在学校、幼托机构等较封闭的群体中。

肺炎支原体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约2至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后数周,都有传染性。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青壮年、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居多。

Q: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用什么药物治疗?

A:临床上主要的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由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有自限性,早期使用适当抗生素可减轻症状及缩短疗程,通常疗程为10至14天,难治性病例延长至3周,不宜将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药指征。

然而,我国成人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高耐药率的特点。如果一旦出现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8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奥马环素等;成年患者可以使用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比如左氧氟沙星等。

Q: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可以预防吗?

A:戴好口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感染。近期属于流行高发期,应少去人员密集的密闭公共场所。在家中、教室内、幼托机构、养老机构内,都应勤通风换气。市民们可多运动提高免疫力,日常注意高营养、高蛋白饮食,营养均衡。此外,青壮年应尤其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Q: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是否都会成为肺炎?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A: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和咳嗽,也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轻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上呼吸道症状;重症者表现为肺炎、肺实变、胸腔积液等。

Q:近期多种病毒叠加传播,如果已经发热咳嗽,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做哪些检查明确?

A:第一,可进行血清学特异性抗体IgG和IgM检测。一般而言,IgM在感染后一周内上升,2至3周达峰,4周开始下降,2至3月后降至最低,可用于近期是否感染的判断,但儿童检出率较低;IgG一般在2周出现、5周达峰,长时间维持,可用于流调,属于回顾性诊断,可判断是否之前有感染。

第二,实验室分离培养。这是更可靠的检验标准,但由于常规培养时间长、检出率低、技术要求高等原因,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第三,核酸诊断。基于核酸(包括DNA或RNA)技术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如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和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适用于感染后的快速诊断。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使用核酸诊断结合血清学检测,可能目前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最佳方法。

Q:近期医疗机构就诊迎来高峰,多次辗转医院又担心交叉感染。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A: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项情况,都需要高度警惕:第一,孩子发热持续3天,体温未有好转或病情反复;第二,孩子有明显咳嗽、呼吸频率增快,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发绀、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精神差、抽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支原体肺炎在全球多地出现高峰为什么今年特别严重?

最近,支原体肺炎更在全球多地掀起浪潮。支原体肺炎到底是什么来头?会造成新一轮的全球性流行疫情吗?为什么感觉今年的支原体肺炎感染特别厉害?

根据最新监测数据,11月以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国内已出现减轻趋势。

从11月中旬开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的数据显示,目前肺炎支原体RNA阳性检出率从50%下降为30%,流感病人数量则有上扬趋势。

支原体肺炎在国内先升后降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支原体肺炎属于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儿童、青少年更易感染。但肺炎支原体并不是新出现的病原体,不会引发新一轮的大规模疫情。

在国内,支原体肺炎感染已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媒体报道中,9月、10月以来,在国内多个省市的多家医院,支原体肺炎感染出现明显上升。根据最新监测数据,11月以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国内已出现减轻趋势。

欧洲、亚洲有更明显的病例上升

不过,今年以来,支原体肺炎感染情况确实有些不寻常,不仅在中国,在丹麦、荷兰、法国等多个欧洲国家也出现感染病例显著上升的趋势。

主要原因:免疫落差

支原体肺炎为何会在今年冬天呈现出全球性的趋势?

一个重要原因是免疫落差(immunity gap),即疫情期间与疫情前群体免疫水平间的差异。

WHO流行病和大流行防范部门代理主任Maria Van Kerkhove认为,当前中国儿童呼吸道疾病疫情主要来源于免疫落差,而导致这一落差的原因可能是新冠疫情期间实施的非药物干预(NPI),如佩戴口罩、避免聚集、减少出行等措施。

放眼全球,在防疫措施放宽后,大多数国家曾面临免疫落差导致呼吸道疾病增加的问题。以美国为例,2022年秋冬肆虐美国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消退后,便呈现出非季节性的趋势。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自2017年至2020年年初,美国RSV通常于10月开始流行,并在12月或1月达到高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由于实施隔离、戴口罩等防疫措施,2020-21流行季没有发生典型的RSV流行。

但随着美国放宽管控,2021-22流行季提前于 5 月开始,7 月达到顶峰,1 月结束。2022-23流行季的开始时间和高峰期则分别为6月、11月,晚于 2021-22 流行季,但早于大流行前的季节。同时,这一流行季的PCR测试阳性检出率为近年来最高,接近20%。

简而言之,随着防疫管控的减少,群体的暴露风险增加,再加上免疫水平的落差,群体更易患上包括肺炎在内的呼吸道疾病。

肺炎支原体的免疫落差出现更迟

除了免疫落差,肺炎支原体在全球多地引起关注,还在于它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比,呈现“延迟出现”的特征。

在大流行的后期阶段,随着佩戴口罩、避免聚集、减少出行等措施缓解,一些呼吸道疾病很快出现死灰复燃。研究者指出,这种模式对于季节性病毒最为显着,例如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上文我们提到的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就在美国2022年秋冬出现相较疫情前更高的感染情况。

而根据《柳叶刀》期刊的论文数据,截至今年9月,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水平并未达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数字。疫情前,支原体肺炎的全球平均发病率达到8.61%,2020-2021年、2021-2022年分别下降至1.69%、0.7%,2022-2023年也仅有0.82%,今年4-9月的全球平均发病率则约为4.12%。

这篇研究指出,这可能是因为肺炎支原体繁殖所需的时间更多,潜伏期更长(1-3周),且传播率相对较低。

由于这种“延迟出现”可能是这一支原体所独有的,因此,流行病学领域已有研究建议加强区分肺炎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的非典型特征,做好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监测。

总的来说,肺炎支原体在今年感觉“来势汹汹”,既有免疫落差效应的作用,也有病原体本身的独特性的影响。

除此以外,疫情之后,国内的检测手段增加以及患者、医生对精确治疗的意识提升也引起肺炎支原体“被检出更多”。

根据丁香园报道,医院采取二代测序(NGS)的手段检测支原体感染的情况越来越多,相比传统的实验室MP培养方法,更加准确,提高了临床呼吸道感染病原的检出率。即便是不采用 NGS ,如今医生也会更倾向于给患儿测一下 PCR,以进行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但肺炎支原体感染本身并不如大家想象的可怕,也不会酿成新一轮的大流行。

除了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鼻病毒、RSV等多种病原体在近期活跃,各地仍处于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我们仍应该更加注意防护,包括注意勤洗手、勤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等多种手段,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免疫系统。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澎湃新闻

相关作者:黄杨子、何书瑶、金天意

来源:上观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摘挡要踩离合吗 摘挡要踩离合吗 摘挡时是否需要踩离合,这一操作在实际驾驶中存在一定的灵活性。虽然理论上摘挡可以不踩离合,但这需要驾驶...
标志狮子头是什么车 标志狮子头... 狮子头车标是标致汽车或捷豹车。标致汽车公司是欧洲老牌的汽车生产企业,其车标是雄狮形象,代表着灵活、力...
新途观L导航怎么关闭 新途观L... 如果您想关闭途观L导航的路况提示或者停止导航功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首先,在设置页面找到导航按钮...
摩托车混合气过稀过浓是什么特征... 摩托车混合气过稀和过浓分别有哪些特征? 摩托车混合气过稀的特征包括: 发动机冷车不易启动、行驶一段时...
本田思域时间调整 本田思域时间... 如果你在使用本田思域时需要调整时间,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长按时钟按钮,当时钟闪烁时,可以调整...
轮胎起皮了要不要换 轮胎起皮了... 当轮胎出现起皮现象时,是否需要更换主要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如果仅是局部小范围的起皮,并未对轮胎的整体性...
左转灯不亮直行灯亮可以左转吗 ... 当遇到左转灯不亮而直行灯亮的情况时,是否可以左转需根据具体交通信号和路口情况来判断。如果直行信号灯为...
车上一个油壶滴油的标志 车上一... 当车上出现一个油壶滴油的标志时,仪表盘上的发动机油压力报警灯会亮起,这代表着发动机的油压力可能过高或...
后视镜加热可以加装吗? 后视镜... 后视镜加热功能确实可以加装,并且加装过程并不复杂。它的工作原理是在两侧后视镜的镜片内安装电热片或电热...
高速150超速扣多少分 高速1...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车速达到150公里每小时,而该路段的限速为120公里每小时,那么这种超速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