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他精通骑射,勇猛善战,曾跟随皇太极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称为“满洲第一巴图鲁”。
公元1637年,鳌拜跟随英郡王阿济格攻打皮岛,鳌拜在阿济格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说攻不下皮岛,决不回来见阿济格。
皮岛是战略要地,面对清军的进攻,岛上的明军拼死抵抗。鳌拜见清军进攻不利,便亲自上前冲锋,他冒着炮火和箭雨冲向了明军阵地,和明军近身搏杀。随后清军将士也冲了过去,击败了明军,夺下了皮岛。
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和豪格(皇太极长子)争夺皇位,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支持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支持多尔衮。身为护军统领的鳌拜站到了豪格这一边,坚决反对让多尔衮当皇帝,为此不惜和多尔衮刀兵相见。在鳌拜等人的反对下,多尔衮不得已退让一步,选择了妥协,让皇太极的幼子福临继承皇位,即顺治皇帝。
顺治继位后,鳌拜对顺治忠心耿耿。顺治年幼,根本没有掌握实权,由多尔衮摄政。多尔衮的权力很大,他挟私报复,害死了跟他争夺皇位的豪格。而鳌拜是豪格的支持者,多尔衮自然也不会放过他。
多尔衮先后三次打压鳌拜,差一点儿要了鳌拜的命。多尔衮死后,顺治终于亲政,掌握了朝廷的实权。
鳌拜曾和索尼等大臣盟誓,表示会誓死效忠于顺治。顺治得知这件事情后,被鳌拜的忠心所感动。他非常器重鳌拜,重用鳌拜,将其视为自己的心腹爱臣。
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很是担心,他亲临鳌拜的府邸,探望鳌拜。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孝庄太后生病了,顺治整天守在跟前照顾,鳌拜也在一边侍候,尽心尽力,有时候连饭也顾不上吃。鳌拜的表现顺治都看在了眼里,他对鳌拜大加赞赏,更加信任鳌拜了。
顺治驾崩前,留下了遗诏,令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辅佐三皇子玄烨(康熙皇帝)。按位次来排,索尼是四大辅臣之首,而鳌拜则排在末位。
四位辅政大臣在顺治的灵位前发誓,表示会齐心协力辅佐新帝。但这也只是说说罢了,根本就做不到。四位大臣之间的关系并不好,特别是鳌拜和苏克萨哈这两个人,矛盾很大,二人在朝堂上政见又不和,矛盾越来越深。
鳌拜培植自己的势力,打压那些与他政见不和的人,动不动就要将这些人处死,丝毫不在意康熙的看法,越来越嚣张跋扈。在他心目中,康熙就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孩子。
四大辅臣之首的索尼去世以后,朝廷的大臣中已经无人能制衡鳌拜。鳌拜权力很大,康熙虽然亲政,但却无法驾驭鳌拜。
鳌拜罗织罪名诬陷苏克萨哈,劝康熙将苏克萨哈处死。康熙知道这是鳌拜的阴谋,不愿意杀苏克萨哈。鳌拜在康熙面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非要让康熙下旨杀掉苏克萨哈。康熙为大局着想,只能下旨将苏克萨哈绞杀。
这件事情过后,康熙恨透了鳌拜,君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康熙认为鳌拜权力太大,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力,于是下决心除掉鳌拜。鳌拜的耳目和亲信太多,康熙想到了一个妙计,准备智擒鳌拜。
康熙找了一批身体强健的少年,让他们整天在宫里练习摔跤,鳌拜见了,也没有放在心上,认为康熙贪玩。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五月,康熙召鳌拜入宫。鳌拜向往常一样进到了宫里,康熙一声令下,一群少年冲了出来,鳌拜没有防备,被生擒活捉了。
康熙让大臣们审问鳌拜,大臣们审问过后,向康熙上奏,历数了鳌拜的三十条罪状,认为应该将鳌拜处死。
康熙认为鳌拜是三朝元老,曾经立过很多战功,并且也没有谋反之心,于是动了恻隐之心,并没有下旨杀鳌拜,只是将鳌拜囚禁了起来。
同年,鳌拜在被囚禁的地方病逝了。康熙在晚年的时候,追忆起了鳌拜的功劳,下旨追封鳌拜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鳌拜的结局也算不错了,康熙对他还是比较仁慈的,鳌拜晚年时罪行累累,目无天子,按律应当被处死,能保住一条命已经很幸运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