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AI中医靠谱吗?
创始人
2025-03-25 16:44:47

BBC报道称,在“小红书”上,有关“DeepSeek看中医”的笔记多达4万条。有人留言说,自己老婆咳了一个多月,中西医都没看好,但吃过四次DeepSeek推荐的药就好了,形容那是“真正老百姓的福音”。用户们跃跃欲试。

人们没有被医生解决的焦虑,在机器人的耐心下抚平。但是关键问题是,西医强调病理,中医讲阴阳、重经验——ChatGP在西医应用成功,DeepSeek能否在中医上复制?记者曾经测试DeepSeek,要它根据给的症状开出中药方剂。

DeepSeek在回答开首有作风险提示,说以下方剂强调仅供参考,“建议先到中医诊所把脉确认体质后再使用”。当被追问药方是否有风险,它回应:“虽然此方剂是针对你的症状设计,但仍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中药一向给人温和不伤身的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觉,人们轻视了中药的危险性。有专家警告说:“大家经常觉得是无副作用、是天然的,所以大家会很容易去买一些自己煲来吃,很多时候都煲出事。”

在他看来,人们用DeepSeek开方饮用的趋势,如果换个概念看,其实就像以前电视节目或报纸教煲“保健汤方”——开方者未必十分了解清楚大众体质,大众也不确定药方是否适合自己。他说,如今聊天机器人的出现,只是令过去的现象和风险更普遍。

不过换到医疗应用层面,AI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AI和中医结合的第一个阶段是“辅助”。据悉,去年由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的“横琴大模型”已进入珠海医院风湿科以及乳腺肿瘤科,在诊室与医生共诊、同步收集讯息,实现“人机协同诊疗”。有专家确信认为,未来AI将能实现单独看诊,“但要等到法规方面同意”。

今年的中国“两会”,也有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相关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建议,‌应该‌加快AI医疗立法进程,先后建立分级责任制,明确医疗机构、医生病人和AI生产商的责任,并设立AI医疗监管评估制度和制定技术标准等。

在香港,今年3月开始,医管局亦在六间医院试行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协助医生读取病人资料和纪录,并撰写医疗报告。行政总裁高拔升强调,Gen AI只是“辅助工具”,医生最后要作修改及签名核实,并需对报告负责。#v评智库#收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引爆“电荒” 韩国电池三巨... 几年前,由电动汽车引爆的锂电产能竞赛仍历历在目,如今电动汽车市场增速趋缓,一场似曾相识的锂电产能倍增...
乌镇峰会|从大厂到新玩家,AI...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下简称“乌镇峰会”)落下帷幕,恰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
湖州发力具身智能赛道,前三季度... 湖州市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产业投资对接会近日召开,具身智能产业链头部公司、知名专家学者、资...
镜头为笔光影为墨 两岸青年书写... 中新社武汉11月9日电 (记者 马芙蓉)第十一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嘉年华暨创享聚场9...
原创 许... 许久不露面的马斯克,在镜头前一脸老态,做出三个AI预测! 前几个月,想要大干一场的马斯克,在碰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