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爆“电荒” 韩国电池三巨头转向储能 在美总产能计划翻倍
创始人
2025-11-09 22:44:10

几年前,由电动汽车引爆的锂电产能竞赛仍历历在目,如今电动汽车市场增速趋缓,一场似曾相识的锂电产能倍增计划却再次在美国上演,不过这一次,扩产引擎从“马力”转向了“算力”。一场由AI引爆的能源战,已悄然打响。

韩国三大电池厂商三星SDI、SK On及LG能源解决方案正迅速将业务重点转向储能系统,计划到2026年底前,将他们的美国总年产能提高一倍,从目前的300GWh提升至600GWh。

LG能源解决方案已经开始将动力电池产线转向生产储能系统。其美国密歇根州厂启动目前具备16GWh产能,LG能源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其扩充至30GWh,并且还在评估更多产线转换的可能性。公司本周还与Stellantis一同宣布,双方合资企业计划将部分三元电池产线转为磷酸铁锂电池产线,用于供应储能领域。

三星SDI也已获得大量储能订单,公司计划将其在美国与Stellantis的合资厂改为储能系统生产基地,目标在今年年底前实现30GWh的年产能。本周还有消息称,三星SDI将在未来三年向特斯拉供应价值超过3万亿韩元(约合20.60亿美元)的储能电池,从今年起每年交付约10Gwh。

SK On此前已在美国获得1GWh的储能电池供应合同,并计划改造其佐治亚州厂以履行合同。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我们计划逐步将现有产线转向储能系统应用,同时也在探讨将转换扩展至所有合资工厂的可能性。”

韩国媒体Pulse引用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转向也意味着,韩国电池产业承认,以电动汽车为中心的增长模式已触及天花板,开始着手拓展新的未来增长点。

为何选中储能?LG能源解决方案的一位负责人解释,业务重点转向是公司积极应对储能需求激增的战略举措,这部分需求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扩张、电网稳定化以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增长。

SNE Research预计,全球储能系统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185GWh增长6倍,到2035年达到1232GWh。

“电荒”席卷美国 储能或迎产业拐点

AI数据中心“前所未有的对高度稳定电力负载的需求”之下,“电荒”已席卷美国。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与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日前共同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行业面临的问题并非算力过剩,而是缺乏足够的电力来支撑所有GPU运行。“说到底,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算力过剩,而是电力——也就是能否在靠近电源的地方足够快地建成基础设施。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可能就会有一堆芯片放在仓库里却无法启用。事实上,这正是我现在遇到的问题。并不是芯片供应短缺,而是我没有足够的‘机房外壳’来插上这些设备。”

华泰证券基于最新数据中心资本开支假设推算,2025-2026年美国本土每年有望新增6-13GW的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远超历史增速。到2026年底,美国电力系统累计功率缺口可能达到18-27GW。

在美国居民电价飙升的同时,由于接网及电源稀缺性,数据中心正以远高于市场电价水平锁定供应。数据显示,大型科技公司与核电公司签订的100美元/兆瓦时直连协议,考虑20美元过网费后总价为120美元,较PJM 2024年平均批发电价41美元上浮近2倍。

随着美国数据中心缺电逻辑演绎,中金公司指出,储能+光伏等能源形式是最快速上量的电源。复盘光伏、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历史,可以看到市场化因素推动的行业经济性拐点出现后,需求及渗透率的提升速度往往是非线性的,分析师判断储能行业正处于同样的产业拐点之上。

其进一步指出,海外最大的机会来自数据中心带来的储能需求,龙头企业已有大量订单。储能将带动锂电需求明年增速超过30%,对应材料、电池、集成均存在投资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引爆“电荒” 韩国电池三巨... 几年前,由电动汽车引爆的锂电产能竞赛仍历历在目,如今电动汽车市场增速趋缓,一场似曾相识的锂电产能倍增...
乌镇峰会|从大厂到新玩家,AI...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下简称“乌镇峰会”)落下帷幕,恰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
湖州发力具身智能赛道,前三季度... 湖州市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产业投资对接会近日召开,具身智能产业链头部公司、知名专家学者、资...
镜头为笔光影为墨 两岸青年书写... 中新社武汉11月9日电 (记者 马芙蓉)第十一届“金飞燕”海峡两岸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嘉年华暨创享聚场9...
原创 许... 许久不露面的马斯克,在镜头前一脸老态,做出三个AI预测! 前几个月,想要大干一场的马斯克,在碰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