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AI开的药方,老中医笑了
创始人
2025-04-18 09:44:08
0

AI可以替中医看病了么?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中医博士,后师承火神派名医,现一位患者前来问诊,自述症状:男,30岁,近半年情绪低落、心脏间歇性疼痛、面部爆痘、工作压力大。请你为他辩证并开出参考药方。”

输入简单的提示词,一分钟后,DeepSeek就给出了参考药方。

我把药方和开方思路拿给一位行医30多年的执业中医师,问“靠谱么,什么水平?”

老中医回答:“AI级,对症下药。能治病因、疗效明显的病。”

自互联网医疗时期,“智能医生”的概念就一直存在,市场期待:AI从医生的玩具、进化成必不可少的工具,再到医生的数字分身、智能增强伙伴。在大模型这个“超级大脑”的加持下,技术似乎到了奇点来临时刻。

具体到“中医”这个传承千年的赛道,AI正在发挥怎样的能力?未来AI可能是替代中医的“屠龙刀”吗?

访谈过程中,在医疗行业浸润多年的从业者多数不提“造医生”或“替代医生”,传递出的共识更接近:“替代中医的不是AI,而是会用AI的中医。”

AI,还替代不了老中医

为了解在中医场景中AI的应用情况,我联系了北京三家三甲中医院的年轻主治医生,询问他们在工作中使用AI的情况。

其中两位中医告诉我:日常面对面诊疗时,不会用AI;在做教学课件、写工作计划总结等文书工作时,会用豆包或DeepSeek。

另一位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生则回复:偶尔遇到复杂病例或疑问时,会用AI帮助分析病因和诊疗方案,以拓宽思路;现在问AI的,主要是西医问题。

就“中医AI最容易攻破哪些病种”,阿里健康旗下小鹿中医CEO陈志宇告诉36氪:“可能是疗效易评估的病”,即通过检验检查易量化疗效、或患者自述疗效显著。

之所以强调疗效易评估,是因为在训练AI中医模型时,很多病历并非结构化数据;且与自然科学不同,“很多中医病案缺乏准确的结果描述数据”,这就意味着AI在“刷题”学习中,判断这道题答得对不对,成为关键之一。

中医的理论体系比较复杂,涉及到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多维度,理论上AI可以对患者疾病、体质、所处环境等进行建模,结合流派输出诊疗方案。

但由于业内缺乏完整病案和“标准答案”(如开头询问DS的病案,开启新对话,输入相同提示词,它会给出另一个不同的药方),使得中医AI模型的能力离独立诊病还比较远。

针对疗效数据,陈志宇介绍,小鹿中医平台会对接受了诊疗咨询服务的用户,进行回访,询问治疗效果情况。批量化采集到的疗效数据,令中医病例数据更加完整、标准化,用以反哺AI模型,能令训练出来的模型更具可靠性。

就中医数据来源问题,讯飞医疗AI诊疗助理产品线总经理马文君在一次行业会议中表示,中医讲究传承、重经验体系,在训练模型时,中医数据来源甚至比西医更重要一些,在AI零启动阶段,要用来自三甲医院或名老中医的、经过人工精标的高质量数据,大规模训练和迭代AI阶段,再加入基层数据。

除了训练数据的完整性、高质量,AI执行辅助诊疗任务的结果,与能采集到的患者信息强相关。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法,尽管很多厂商尝试推出舌诊仪、脉诊仪、智能对话机器人等信息采集硬件,但目前实际应用中,仍难以替代人类医生的问诊过程。

“中医讲究‘辩证’,目前AI无法独立完成四诊,即便搭配市面已有的智能硬件,仍存在很多漏诊的情况。”陈志宇认为,四诊不只是采集患者信息,“关键是要学习医生问诊的‘思维链’,学习他的提问方式,”中医互联网问诊平台沉淀了海量的病症与病例数据,可供AI学习。

除了线上问诊平台,公立三甲医院也在积极探索AI中医诊疗。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应用了“广医·岐智”中医大模型,其合作开发方杭州全诊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告诉36氪,“实际临床中,医生和患者的对话往往具有多义性、主观性,且患者病情表述通常携带复杂的背景信息、口语描述,难以直接结构化。

其采取的方案是:医生在望闻问切过程中,口述患者的四诊信息(如舌苔厚薄、颜色、润燥等),基于大模型预训练+微调,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将医患口述转化为相对标准的中医病证、主诉/症状等,为后续分析、建模提供可用数据,进而进行推理诊断、给出AI推荐处方。

在“开药方”这个关键环节,目前AI仍处于辅助医生、拓展思路的阶段。因为实际诊疗中,中医分多种流派,包括伤寒派、温病派、火神派等。不同流派的开方用药风格差异巨大,如火神派会用大量“附子、干姜”等中药,各流派是相对独立完整的思维模型,较难用一个通用中医AI模型拟合多流派的诊疗方案。

再者,“AI幻觉”是被普遍提及的问题,对此讯飞医疗马文君介绍,不能依赖某一个大模型去做端到端的全流程任务,可采用混合专家架构的体系,来降低幻觉。比如将国家发布的52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指南,作为模型外挂的知识库做增强检索等。不过,要注意:AI幻觉率可以降低,但难以消除。

AI,做中医生的师兄弟

除了能力问题,在患者接受度方面,AI也尚未到让人完全信任、广泛接受的程度。尽管Deepseek、豆包等以席卷之势,教育了市场和用户,但在“治病救命”这一严肃场景,患者普遍还是更信任有行医资质和经验的医生。

那么,现阶段在中医场景,AI可以做哪些事?有了AI,可能让哪些环节变得更好?

陈志宇表示,研发AI并不是为了替代医生,而是为了解决中医行业现存的痛点问题,如医患资源错配、对中医生能力缺乏真实权威的评估、医生培养周期长、中药品质难把控等。用新技术解决行业难题,才能将中医服务行业的天花板顶得更高。

首先,“找中医”环节。既往患者寻觅中医,多数靠周围人口碑介绍、自己就医经历,或单纯找大医院的名中医、年资高的老中医。这导致广大年轻中医缺患者、知名专家难以释放更多精力治疗疑难杂症。

通过AI评估中医生诊疗能力,及AI预问诊后的分诊、导诊,有可能改变上述问题。“基于对患者症状的了解,AI也可以预测哪位医生为其诊病可能有较好结果,平台会推荐医生给这位患者,”陈志宇认为,基于病种和疗效数据的智能导医服务,是应用AI的方向之一。这能省去中医研究如何变成网红的烦恼,“只要疗效好自然不缺流量”。

另外,“诊断治疗”环节,AI可帮助中医分析问诊内容、书写病历文书,提供辩证的证型分析和用药建议等。

全诊医学技术人员告诉36氪,目前在广安门中医院推广过程中,“医生调用频次相对较高的是:AI预问诊、AI病历文书书写(如门诊病历、入院记录等)。”这两个场景的智能服务,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且从繁琐的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与患者的沟通和诊疗上。

用AI拉高中医的诊疗技术水平,是多家厂商努力的方向,直观产品即是推出“AI智能问诊助手”、名医“AI数字分身”等。

因为知名中医的资源十分稀缺,中医传承一直是行业重要问题,如果能够将名医的临床经验数字化,借助大模型的能力,使该“名医数字分身”能够在诊疗场景给出参考思路,且及时为基层、年轻医生答疑解惑,将极大解决传承难题,也可能拉高基层中医诊疗水平。不过目前“AI名医数字分身”尚处于研发阶段,能力具体如何,仍需测试观察。

再者,问诊结束后,在“随访和健康管理”环节,AI也能够回复部分患者问题,帮助医生管理患者咨询。如全诊医学最新上线的AI随访机器人等。

自互联网医疗兴起至今,“智能医生”概念一直存在,但市场期待的是:在大模型这个“超级大脑”加持下,AI智能医生能在真实世界的诊疗中,更独立地,给出更加准确、正确的诊疗方案。

当前,多数AI+中医厂商开发的工具,仍是2B场景,通过服务医生、进而服务患者。显然AI如今并不能替代中医,那么未来呢?

讯飞医疗马文君表示:未来,替代中医的不是AI,而是会用AI的中医。把AI变成自己的师兄弟,一起成长,医生和AI的思维互相印证、促进,才是真正的“会用AI”。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驾驶证有违章没处理驾驶证会恢复... 对于“驾驶证有违章没处理驾驶证会恢复分数吗”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会。因为驾驶证与机动车违章是分开的,...
五菱宏光充电怎么充 五菱宏光充... 五菱宏光电动车可以在家用220v电源下进行充电,它支持的是慢充模式,因此并不适配快速充电桩。这款车的...
汽车前挡玻璃裂了可以修复吗 汽... 汽车前挡风玻璃出现裂纹后,修复的可能性取决于裂纹的类型和大小。一般来说,小型的星状裂纹和线状裂纹是可...
电瓶车刹车刹不住是什么原因 电... 当电瓶车刹车刹不住时,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 检查刹车线是否松动,如果松动可以调整线的位置。如果松...
驾驶证换证要体检吗 驾驶证换证... 驾驶证换证需要进行体检。 机动车驾驶员在取得驾驶证后才能驾驶。驾驶证自第一次使用起6年内有效。6年期...
普拉多tx vx txl sx... 普拉多是一款备受喜爱的SUV车型,其不同版本代表了不同的配置水平。TX版是普拉多的基础版本,配置较为...
4s店可以免费点个漆吗 4s店... 关于4S店是否可以免费点漆,答案取决于具体情况。不同4S店的服务水平不一,一些4S店可能会提供免费补...
保险杠下面的黑塑料板叫什么 保... 保险杠下面的黑塑料板叫做导流板。导流板通过螺丝或卡扣固定在保险杠下方,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拆卸。导流板...
新车上牌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吗 新... 新车上牌并非必须在户口所在地进行。实际上,车辆所有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在户口所在地或非户口所在地为...
汽车充不进电怎么回事 汽车充不... 汽车充不进电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接触不良:充电线路连接不牢固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