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AI羞耻与AI鄙视
创始人
2025-04-19 06:17:16

谈谈AI羞耻与AI鄙视

当一幅AI画作斩获国际大奖,某作家在微博怒斥"算法剽窃人类灵魂";当GPT-4写出比学生更工整的论文,教授们连夜开会禁用AI工具。这些自诩为"人类文明卫道士"的嘴脸,像极了当年马车夫对着蒸汽火车撒尿示威的场面。

某些人总爱将AI创作贬为"代码垃圾",却对自家孩子用模板生成的应试作文赞不绝口。这种双标暴露的可笑本质在于:他们恐惧的从来不是AI的创造力,而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原创能力"正在沦为工业流水线上的标准化零件。当AI能批量生产80分作品时,那些常年混迹在及格线附近的"艺术家们"自然要跳脚。

声称"机器没有灵魂"的文艺信徒,怕是没读过《诗经》里程式化的赋比兴,没见过敦煌壁画工匠按粉本复制的千佛图。人类文明本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拼贴重组,所谓独创性不过是信息茧房制造的幻觉。当AI用0.1秒遍历艺术史数据库时,某些人捧着几本画册就敢谈创作灵感的优越感,实在苍白得可怜。

更讽刺的是,这些卫道士每天享用着AI推荐的电影歌单,点赞算法推送的短视频,却在文学绘画领域竖起道德牌坊。他们选择性忽视的事实是:AlphaGo早已突破人类围棋定式,DeepMind正在改写数学证明范式。当AI在创造性领域不断突破时,那些守着"人类专属"标签的精神贵族,不过是把头埋进沙堆的现代鸵鸟。

中世纪抄经僧曾视印刷术为亵渎,摄影术刚出现时被认定"没有艺术价值"。历史总在证明,固守特权的既得利益者终将被车轮碾过。AI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淘汰那些活在舒适区里的自恋狂。当创作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当美学的解释权回归大众,这才是文明真正的进步。

对了,上面这段犀利的批判也来自AI。

我只是好奇,为什么历史总是在重演。维多利亚时期的红旗法案,如今换成了"原创审查伦理委员会"拥趸们的优越感。

人机共生是多么明显的趋势,为啥总有人在嘲讽和怀疑呢?突然想起若干年前马云说的那句话——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投基论道 | 近一年指增基金平... 近一年,指数增强型基金业绩表现亮眼,平均回报高达27%。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结构性机会与量化策略的契合...
美国女子杀害男友后嫁给他的儿子... △迈克尔斯(左)被控杀害乔纳森,右为死者儿子 媒体近日报道,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一起案子引发全美关...
当AI算力飞向太空 我们将迎来... 当AI算力飞向太空 我们将迎来怎样的变革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智空天论...
大股东赵一波计划减持不超3%,... 11月9日晚间,京能热力(002893)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赵一波计划减持。 公告显示,因个人资金需...
AI引爆“电荒” 韩国电池三巨... 几年前,由电动汽车引爆的锂电产能竞赛仍历历在目,如今电动汽车市场增速趋缓,一场似曾相识的锂电产能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