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80周年,世界距离再次动用核武器比过去几十年来任何时候都更近。
1945年8月6日上午,美军B-29轰炸机在广岛上空580米处引爆“小男孩”原子弹。几分之一秒内,巨量的光、热和辐射席卷了整个城市。三天后,邻近的长崎市被另一枚美军原子弹摧毁。两次核爆令超过11万人当场死亡,随后数十年里又有数十万人因伤势和辐射相关疾病去世。
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当天拍摄的照片
直到今天,那仍然是核武器唯一被用于战争的时刻。但人类始终生活在核武器的现实威胁之下。
“我们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我们正面临比以往更严峻的核威胁。”一个由日本核爆幸存者组成的民间组织“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在80周年纪念仪式前发布声明。去年,该协会因致力于核裁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近来紧张局势的加剧也印证了这种担忧:过去一周,俄罗斯与美国之间再度展开核威胁喊话;今年6月,美国动用巨型钻地弹打击伊朗核设施,试图阻止德黑兰核计划;5月,拥有核武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爆发短暂空战。
今年6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以个人身份发出警告:“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核毁灭的边缘,政治精英中的战争贩子们在肆无忌惮地煽动核大国之间的恐惧和紧张关系。”
“我们看到一个清晰的趋势:核武库在不断扩充,核言论愈发激进,军控协议则被不断抛弃。”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的资深研究员汉斯·克里斯滕森6月曾表示。
2025年1月29日,科学家将象征人类面临生存威胁的“末日钟”拨快1秒
年初,《原子科学家公报》将“末日钟”往前拨快1秒,距离象征毁灭的午夜仅剩89秒——这是“末日钟”于1947年创设以来,我们最接近午夜的时刻。
“因为世界本已危机四伏,所以哪怕仅仅提前1秒,也应被视为极度危险的信号,明确警告人们:每一秒的迟疑都在加剧全球灾难的可能性。”
“末日钟”的设定考虑到气候变化、生物威胁、颠覆性技术等因素,但核威胁是其最核心的部分。“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正在扩大其核武库的数量和作用,投入数千亿美元打造可以毁灭文明的武器。”
8月6日上午,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核爆80周年和平纪念仪式,后方是核爆圆顶屋
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当量为15千吨——如今已被视为“低当量”核武器。美国现有最大核弹的爆炸威力高达120万吨,是广岛原子弹的80倍。若一枚现代核武器在大城市爆炸,可能瞬间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据SIPRI统计,当前全球9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和以色列——共拥有超过1.2万枚核弹头。这些国家几乎都在2024年继续推进核武器现代化。目前,美俄两国共拥有全球约90%的核武器,其他核国家也在扩充或计划扩充核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