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ChatGPT、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工具迅速普及,学生用AI完成作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尽管教育部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学生用AI辅助完成作业的现象不可避免,并有日渐增多的趋势。这就引发了相应的讨论:用AI写作业,到底算不算抄袭?
AI时代,更关注“核心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在AI时代,教育的评价标准必须进行改革。例如,过去的作文多以文字功底好坏、用词是否优美和文字是否流畅为判断标准。但在AI时代,这些要求AI几乎都可以实现。AI能够迅速生成语句通顺且结构严谨的作文,甚至逻辑表达和修辞技巧的表现都让人难以区分其与人类的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作文评价标准需要向更加重视思想立意的深度、观点的新颖、批判性思维的构建和逻辑的严谨性等方向转型。
例如,一名学生使用AI完成了一篇作文,尽管文字优美,但其立意肤浅、逻辑混乱,老师应当能够迅速发现这篇文章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相反,如果学生能够借助AI提供的素材,进行个人思考和观点提炼,产生有深度、富有逻辑性的新观点,这种使用AI的方式就值得鼓励。这也提醒我们,教育的评价标准改革迫在眉睫。
AI时代,更关注“学习过程”
最后,我们必须强调,AI技术本质上仍然只是工具。工具是为人类服务的,而非限制人类。因此,我们应该摆脱对使用工具正确与否的过度纠结,而应关注如何使用工具实现更有效的学习。
例如,有学生使用AI工具完成数学作业,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简单获取正确答案的阶段,毫无疑问,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弊大于利的。但如果教师鼓励学生进一步探讨AI获得这些答案的过程,如了解某个数学原理、逻辑推演过程,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这种使用AI的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因此,面对学生使用AI写作业的现象,我们不应一味指责或完全禁止,而应引导学生掌握合理使用AI工具的方法。学校和教师应明确AI辅助学习的合理范围,并推动学生在使用工具时展开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教育部门则应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应AI时代的评价体系,通过新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利用AI工具促进学习,而非单纯复制答案。
因此,我们不必纠结于“用AI写作业算不算抄袭”的简单二元判断。不用现在的思维对未来进行评价,而是回归教育的本心:如何利用AI工具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使教育更贴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真正培养出具备深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这才是教育在AI时代应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