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AI太火了,然后也带火了AI芯片。
英伟达作为全球最强的AI芯片厂商,市值超过了4万亿美元,全球第一。
不过,在中国市场,英伟达因为禁令的原因,份额不断的降低,从曾经的90%,降至如今的50%,机构预测到2027年,英伟达的份额可能只有10-15%。
目前国内最强的AI芯片是华为昇腾,已经在很多场景下,大规模的替代掉了英伟达。
前段时间华为还宣布了多颗昇腾系列芯片和演进路线,包括昇腾950系列、昇腾960系列和昇腾970系列,可见华为昇腾AI芯片,已经是打明牌了,是要真正和英伟达PK了。
很多人以为,这些950、960、970等芯片,这就是华为在AI上的大杀器,是华为与英伟达PK的底气和能力。
其实大家错了,芯片只是基础,华为在AI上最大的杀器,并不是这些芯片,而是被华为称之为“灵衢”的技术。
我们知道,不管芯片工艺怎么发展,哪怕发展到0.001nm,单颗芯片的性能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颗芯片,就能够搞定超大计算任务。
所以芯片必须要集群,需要N颗芯片一起,形成一个数据中心,来提供算力。
但是N颗芯片集群到一起,会面临一个巨大问题,那就是服务器之间,会存在带宽不足、时延大的问题,并且是集群规模越大,算力利用率反而越低。
同时,集群规模扩张,还带来了可靠性问题,所以这些芯片以及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将会制约着整个性能的发挥。
而针对这种情况,华为搞了一个新的东西,叫做“超节点”。而这些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技术,叫做灵衢(UnifiedBus)。
这种技术是一种全新协议的“集群”,这是华为基于三十多年构筑的联接技术能力,通过研发创新,形成的一种超大规模节点的互联技术。
基于这种技术,华为可以将多个数据中心深度互联,降低延迟,提高带度,提高可靠性,让多台机器像一台机器一样学习、思考、推理。
这个技术,其实比AI芯片本身更有意义,因为芯片造的再猛,如果互联技术不行,几台机器连接是有上限的,最终总体算力还不行。
但有了这个技术后,机器连接的上限提升,总算力就会不断的提升,那么哪怕单颗芯片差一些,使用更多的芯片连接,一样可以提高整体性能。
所以说,这个“灵衢”才是华为AI的真正大杀器,远比单独的AI芯片更有意义,因为有了它,就算我们单芯片差一些,总体算力也不会再逊色于英伟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