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栖大会落幕,通义大模型七连更新。Qwen3-Max性能跻身全球前三,开源影响力全球领先。Qwen3-Max是目前通义千问系列模型中最大、最强的基础模型。该模型预训练数据量达36Ttokens,总参数超过万亿,编程能力和Agent工具调用能力突出。模型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4等,跻身全球前三。阿里通义千问系列模型覆盖全尺寸,全模态,拥有300+开源模型,开源全球第一,全球下载量超6亿,另有超17万个全球衍生模型。我们认为,通义千问的开源生态不仅代表了中国AI技术的全球崛起,更通过降低成本、拓展应用场景和构建自主技术体系,为国内AI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Agent开发框架更新,阿里云百炼平台的模型日均调用量增长15倍。阿里云发布全新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随着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Agent应用的爆发,过去一年,阿里云百炼平台的模型日均调用量增长了15倍。
提出超级人工智能(ASI)路线,AI基建有望再加码。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明确了阿里云的战略路径,提出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阿里云将通过两大核心路径实施AI战略:第一,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其二,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为实现战略目标,阿里巴巴将在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基础上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相较2022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我们认为,以阿里为代表的具备“模型-框架-基础设施”全栈自研能力的平台型公司,在生态构建和长期竞争中优势明显,更能享受AI时代的红利,具备长期价值,有望持续引领国内AI产业发展。从AI产业环节来看,受益于投资加码和建设前置,AI基建仍是最具备确定性环节。同时,随基础模型能力迭代和AIAgent渗透率提升,AI应用将是最具爆发力环节,长期价值凸显。
海外科技巨头加码AI基建,AI闭环加速构建。2025年9月24日消息,OpenAI将与甲骨文、软银在美国新增建设五个大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作为其“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望在年底前提前实现今年1月提出的10GW算力目标。今年1月,OpenAI、甲骨文与软银就已宣布将共建“星际之门”项目,计划今后4年投资5000亿美元。9月23日,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用于建设总容量达10GW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相当于400万至500万块GPU,约等于英伟达今年的出货总量,是去年的两倍。同时,AI基建巨头甲骨文于9月26日成功筹资180亿美元,据官方公告,本次举债筹得资金将用于资本支出、偿还债务、未来投资或收购、支付现金股息或回购Oracle普通股。海外巨头在AI基建上的扩张步伐可能更为激进。海外AI基建正以空前规模加速推进,以OpenAI、甲骨文和软银合作的“星际之门”项目为代表,这种由国家战略与资本共同驱动的超大规模基建竞赛,凸显算力已成为全球AI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我们认为,全球AI基建正在同步加速,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性持续凸显。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中美AI竞争正从“单卡性能”走向“系统级效率”竞争,中国正在用集群建设+开源生态+工程化交付的方式完成AI基建方面的弯道超车。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国内大厂资本开支加速,国内AI基建将为AI应用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Agent、多模态、AI编程等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议关注AI基建和AI应用相关标的。维持计算机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1)AI基建:中科曙光(603019)、神州数码(000034)、浪潮信息(000977)、首都在线(300846)、软通动力(301236)、优刻得-W(688158)、数据港(603881);(2)AI应用:鼎捷数智(300378)、卓易信息(688258)、索辰科技(688507)、汉得信息(300170)、金桥信息(603918)、税友股份(603171)、用友网络(60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