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原生初创公司,都把钱花在了哪些 AI 产品上?
创始人
2025-10-05 06:47:11
0

内容编辑丨特工小九

内容审核丨特工小天

AI 正在改变人们所具备的技能、从事的任务以及团队的组织形态。这种变化在大公司和小公司身上的表现截然不同。对于大公司而言,AI 主要是在既有团队结构上带来渐进式收益;而在初创公司, 我们已经看到真正意义上的 AI 原生企业出现,它们围绕新一代软件展开构建。

那么,这一代新软件究竟长什么样?a16z 最近与 Mercury 合作进行了调研。基于其超过 20 万客户的数据库,对 2025 年 6 月至 8 月的支出模式进行了收集与分析,并由此筛选出 50 家 AI 应用层公司, 这一次的排序依据是资金流而不是网页流量。

* Mercury 是一家服务于初创企业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银行账户、信用卡和一整套财务流程。

不同于算力、模型、开发工具等基础设施供应商反映的是“初创公司在做什么”,这份榜单揭示了 AI 在具体产品与工作流中的实际落地情况,这一区别至关重要:它给出了一个实时信号,显示早期创业公司真正愿意“买单”的 AI 应用方向。同时,结果也与 Mercury 面向非客户的广泛调研形成呼应: 多数早期创业公司计划增加 AI 支出,并且已经投入 AI 的公司,往往获得了高于传统工具的 ROI。

以下是「Top 50 AI 应用」榜单:

* 排除了主要销售云服务(如 Azure)、GPU(如 Coreweave)或基础设施工具的公司。Google 的支出同时包括 Google Cloud 与 Gemini 模型,因无法分离而合并计算。

数据来源限定为通过 Mercury 完成的交易,包括 ACH、电汇及 IO 卡消费。不包括非 Mercury 卡上的支出(即便后续报销),也不包括个人账户的消费数据。

一些核心观察

1. 横向应用在支出中占据小幅多数

我们将应用分为横向(提升全公司生产力、人人可用)与纵向(面向特定岗位)两类。横向公司占 60%,纵向占 40%。

在横向应用中,最知名的类别是通用大模型助手:排名第 1 的 OpenAI、第 2 的 Anthropic,以及第 12 的 Perplexity 和第 30 的 Merlin AI。我们也看到一些将 LLM 深度融入工作文件场景的工作平台,例如第 10 的 Notion 和第 33 的 Manus。这表明该赛道尚未尘埃落定: 要么赢家尚未出现,要么这将不是“赢者通吃”的市场,用户会根据需求在不同界面(或模型)间切换。

除了助手,会议支持是另一大类横向产品,主要是会议记录工具:第 7 的 Fyxer(还能生成邮件草稿)、第 36 的 Happyscribe、第 38 的 Plaude(硬件胸针厂商)、第 41 的 Otter AI,以及第 49 的 Read AI。除此之外,该类别也在扩展,例如第 26 的 Cluely 已经能在会议中实时反馈。

另外两个值得注意的横向类别是创意工具与 Vibe Coding。这两类原本面向特定职能(营销、设计或开发),而今因 AI 的普及,已经跨越到各类角色均可使用。

创意工具是榜单中规模最大的单一类别,共 10 家公司。头部是全能型套件 Freepik(第 4),其次是文本转语音生成器 ElevenLabs(第 5)。图像与视频类工具上榜最多,前者包括 Canva、Photoroom 和 Midjourney,后者包括 De、Opus Clip 和 Capcut。此外,虚拟形象工具也开始涌现,如第 47 的 Arcads(广告场景为主)与第 50 的 Tavus(多用途)。

2. 纵向应用既能增强人类,也可能替代人类

纵向 AI 有两种发展方向:要么是增强员工,减少重复劳动,让他们将精力投入更高价值的工作;要么是完全替代某类团队,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

目前,大多数纵向公司仍聚焦于前者。17 家纵向公司中,有 12 家定位于“增强人类”,5 家则试图成为“AI 员工”,如第 27 的 Crosby Legal(智能律所)、第 34 的 Cognition(AI 工程师)、第 37 的 11x(自动化 GTM 员工)、第 39 的 Serval(AI IT 服务台)和第 42 的 Alma(AI 移民法律服务)。

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端到端的智能体产品甚至 AI 原生服务型企业涌现。对初创公司而言,它们可能无需签订昂贵的多年合同来雇佣律师、会计等,而是选择“雇佣 AI”。

画外音:真正的人类与 Agents 共生的「特工宇宙」要来了吗!

在纵向软件中,代表性类别包括:

3. Vibe Coding 已走入企业场景

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类别是 Vibe Coding,它正迅速完成从消费端到企业端的跃迁。榜单上共有四家公司专注于 AI 应用构建(面向工程师或非工程师):Replit、Cursor、Lovable 和 Emergent。除 OpenAI 与 Anthropic 外,榜单排名最高的产品就是 Replit(第 3),一款 Agent 驱动的产品开发工具。

在基于流量的消费者榜单中,Lovable 排在前四分之一,而 Replit 的排名靠后;但在这份基于收入的企业榜单中,情况完全相反:Replit 的收入是 Lovable 的 15 倍。原因在于: Lovable 更偏向快速生成 UI 与组件,门槛较低;而 Replit 则提供了企业级的完整应用、Agent 与自动化开发能力,支持自主运行数小时,并内置数据库、认证、安全发布等云服务,加之企业级管控功能,更适合公司场景。

未来,Vibe Coding 空间会是分化出多类专用平台,还是逐渐收敛为“赢者通吃”?值得持续观察。

4. 产品正经历从消费 -> 专业用户 -> 企业的迁移

上榜公司中将近 70% 都能先由个人使用,再带入团队,而不需要企业版授权。其中有 12 家公司同时进入了我们的消费者榜单(B2C AI 产品 Top 100)。其中 11 家起初面向个人,之后逐渐拓展团队与企业功能,部分公司至今仍以个人用户收入为主(如第 26 的 Cluely 和第 28 的 Midjourney)。大模型公司也类似,例如 OpenAI:2023 年 10 月时其 75% 收入来自消费者,而近期估计已接近 50/50。

这是一个由 AI 驱动的新趋势: 消费者产品的功能比以往更强大,同时也能满足企业级需求。由于企业急切希望通过 AI 提升效率,这些工具比过去更快地被“拉入”企业场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 原生初创公司,都把钱花在... 内容编辑丨特工小九 内容审核丨特工小天 AI 正在改变人们所具备的技能、从事的任务以及团队的组织形态...
美媒质问:看到中国如此,美国还...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在国际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幻中,过去一个月里,中美两国的外交博弈成为全球焦点...
网约车女司机遭丰田别车,男子自... “有人认识么?他真的是公安局的么?”10月3日下午,有山西网友发视频称, 网约车女司机在山西省临汾市...
铭瑄推新AI工作站,最高配四张... IT之家 10 月 4 日消息,铭瑄今天在 X 平台宣布与日本品牌 abee 联手推出 AI 工作站...
IPO雷达|锐明技术递表港交所... 港交所官网信息显示,深交所中小板公司锐明技术(002970)9月30日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
贝索斯大胆预测:随着AI的进步... 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 Italian Tech Week 上,亚马逊创始人、蓝色起源CEO 杰夫·贝索...
AI靠听咳嗽声监控猪健康与否,... 10月4日是假期第4天,该为中秋节的到来准备食材了。家庭聚会是件乐事,肉菜必不可少,而红烧肉、回锅肉...
原创 A... 当一位“20多岁英国棕发女性”蒂莉·诺伍德以AI合成演员的身份签约经纪公司,并宣称要成为“永不疲倦的...
广西南宁:应对洪峰27座泵站抽... 10月3日12时,受左江、右江来水影响,郁江南宁城区河段水位达76.07米,超警戒水位3.07米,预...
通义开源Qwen3-VL-30... IT之家 10 月 4 日消息,阿里云通义千问今日宣布开源 Qwen3-VL-30B-A3B-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