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纯净水会发胖?方便面不含添加剂?多款app称用AI技术测食物成分,实测结果惊人
创始人
2025-10-26 20:14:50
0

近日,多位网友发视频称,网上一些用来查询食品配料表的软件并不靠谱,一度出现香烟被给出“非常健康”的结果,视频发出后,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类软件纯属“智商税”,也有网友觉得,可以用作日常购物的参考。

近日,记者随机选取其中几款软件,前往长沙一大型商超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这类号称使用AI测评的配料软件并不一定准确,出现“矿泉水有脂肪”“方便面无添加剂”等情形。

△一款矿泉水被软件测出带有脂肪、能量。

有科研人员提示,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但受限于技术水平,消费者不能盲目相信结果。专业律师表示,部分软件的行为涉嫌侵权。

多款软件测试结果存差异,同一只酱板鸭有软件给高分有软件提醒“高风险”

根据提示,记者随机下载配料查、有食问问、成分喵、成分配料表查询等配料成分软件,在商超选取产品,以扫描条形码、拍配料表照片等方式进行测试,测试中除对不同产品进行检测外,还使用不同软件对同一款产品进行测试。

△有的测评软件给出了详细的图表。

在蛋奶区,随机扫描一款松花蛋,几款软件均给出结论,也有软件给出了成分表、食用建议、营养成分等项目,部分软件还进行了打分、评级。

△两款软件扫描同一款食品,分别给出“优秀”“高风险”两个结果。

有软件介绍,他们的软件基于产品包装袋上的配料表,针对添加剂风险、种类数量等进行综合评估和科学分析,将健康评级分为“优秀”到“不推荐”在内的四类,在该软件推荐页,记者看到有按评分、添加剂、营养元素等进行的产品排名。

测试中,部分软件对动物食品、非食品类用具有一定分辨能力,但这些软件基本无法识别超市自己制作的,带有条形码的半成品食物。

△有部分软件可以检测、分辨产品是否可食用。

测试中,有食品产品的条形码识别失败,显示“无产品信息”;另有软件可以显示配料信息,但软件给出的数据和食品包装上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在测试某款酱板鸭的环节,多个软件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果,一款软件给出了94分的高分,并标注为“优秀”,但另一款软件则给出了高风险,不推荐食用的结论。

测评结果令人匪夷所思:“矿泉水里含脂肪”“方便面里无添加剂”

在矿泉水区,记者随机选取一瓶矿泉水,扫描后,有软件识别出该矿泉水品牌,但在给出的建议中,标注为:

“脂肪含量高,每克含脂肪30.6克,能量高,每100克含能量1530千焦;钠含量高,每100克含3760毫克,孕妇不宜食用”的内容。换另一款矿泉水品牌测试,又显示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均为0”。

△有软件在花钱注册会员后显示的仅是产品包装上的内容。

而在便捷食品区,一款常见的方便面被标注为“100分优秀”的鉴定结果,并且显示“不含有任何添加剂”,这款方便面同样已经被软件识别,并标明品牌,甚至规格含量。

△有软件将一款常见速食产品定为“无任何添加剂”。

针对有网友提到部分检测软件不“智能”的情况,记者扫描某款用于皮肤的化妆品,有软件扫描后提示“完全依托图片识别结果”,但也识别出对应品牌,并给出“减肥人群可正常使用,不用担心热量及营养元素摄入问题”的结论。

另有软件在系统中标注“上传非食品类会直接拒绝”,但在实际测试中,仍然可以通过扫描条形码的方式得出结果,一款常见洗手液通过扫描条形码的方式被标注为“100%纯天然,非常健康”。

△一款软件检测香烟后,结果为“非常健康”。

对于不少网友调侃配料软件测评香烟有误一事,记者测评中,一款软件给出与网友测试相同的结果:A级,非常健康,纯天然。对此曾有网友猜测,这类检测软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产品配料,并不能有效分析。

有软件打出“选食品神器”“100%识别致癌添加剂”“食品健康大于天”标签

测试中,多款软件在登陆后无试用次数,需要进行充值才能正常使用。有软件打出“选食品神器”“100%识别致癌添加剂”“食品健康大于天”等内容。

测试的软件中,有的软件展示结果相对详细,分类列出食品配料成分、使用分析等项目,但也有的软件识别能力十分有限。

△其中一款软件界面,可通过扫条码上传非食品类产品。

部分软件,充值后只能显示产品包装上已有的内容,即形成电子版的梳理,应用简介提到的“食品安全”“饮食预警”等宣传却无法有效实现。

此外,拍摄效果也或将影响软件的反馈情况,测试中,一度出现同一产品,用同一软件拍摄却出现两次不同的结果。

△一款软件扫描后给出的成分与产品包装上的相同,但数据存在差异。

检测过程中,有软件对部分食材做出了一定分析,且多个软件均开设“数据不正确请反馈”的链接,但有网友认为,软件出现的错误太多了,并且上来就要充钱,也有网友对部分软件的评分标准、识别致癌物添加剂的参考依据提出疑问。

△一款软件的宣传界面。

另有网友认为,这类软件的识别能力、分析效果与软件设计、自身数据库大小有关,因此担心通过拍照上传的方式,是否会泄露个人隐私,记者在其中一款软件发现,曾上传过的洗手液照片作为公开测评结果可以被检索到。

多方回应:AI赋能民生是大势所趋,但不能盲信

除上述自称使用AI技术查询、测评成分配料的专门软件外,记者还注意到,市面上存在的一些通用AI产品,也可以对部分食品、产品进行检测,但有网友称,这些AI的测评效果同样不理想。

有网友认为,无论是专业检测软件,还是通用AI软件,只是帮助使用者了解食品情况,但最终还需要使用者自行判断。

△一款配料软件的使用界面。

2025年,已有媒体指出部分配料成分查询软件存在“评分只看添加剂数量,不管剂量”“添加剂识别不准确”的情况。

“这类软件是用户上传配料表照片,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提取文字信息,再经由自然语言处理算法解析并识别出其中的食品添加剂等成分。”哈尔滨某大学计算机图像处理方向科研工作者匡女士介绍。

△一款软件称,检测中存在AI解码、分析。

匡女士表示,AI赋能民生是大势所趋,此类应用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它满足了公众对便捷、快速食品安全评估的迫切需求,方向是正确的。

但同时,部分软件受到技术限制,其准确性严重依赖图片质量和OCR识别的正确率,且算法对非标准命名、新添加剂的解析能力有限。

△网友评论,有网友表示,这些产品可以提供参考,但也有网友表示自己不会相信。

“不能盲目相信结果。它本质是一个信息整理工具,无法替代对食品实物的化学检测,其结论具有参考价值而非权威判定。”匡女士说。

湖南四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波指出,面对AI的“低级错误”,消费者权益首当其冲。付费服务却提供错误信息,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

△多款软件无法检测超市自己制作的半成品食物。

“上述提供错误信息的AI服务,可能涉嫌虚假宣传甚至消费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真实情况的权利。若因轻信此类‘AI食品鉴定’导致健康或财产损失,消费者有权向服务提供者追责。”刘波说。

潇湘晨报记者史继超 武华康 实习生陈子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人格分裂实锤!30万道送命... 新智元报道 编辑:YHluck 【新智元导读】如何科学地给大模型「找茬」?Anthropic联合T...
汤姆猫IP光环渐褪,前三季度净... 10月26日晚间,汤姆猫(300459)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约6.97亿元,...
喝纯净水会发胖?方便面不含添加... 近日,多位网友发视频称,网上一些用来查询食品配料表的软件并不靠谱,一度出现香烟被给出“非常健康”的结...
与大盘共振,AI硬件或王者归来... 本周,A股市场迎来上涨,上证指数收出四连阳,并突破了前高。全周,科技股表现突出,科创50指数、创业板...
自动截图玩家游戏画面训练AI ... 快科技10月26日消息,微软最近推出了Gaming Copilot,可为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通过Game...
国漫女神AI高清手机壁纸:小舞... 《斗罗大陆》国漫女神壁纸:小舞她太可爱了,完全把持不住了! 《斗罗大陆》国漫女神壁纸:小舞她太可爱...
美国新泽西“猴子出逃”引发全城... 近日,美国新泽西州一则“野猴出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数张据称显示猴子在纽瓦克一处公寓区“横行”的假照...
华为官宣!余承东,有了新职务!... 10月26日,记者查询华为官网发现,华为官网更新管理层信息,余承东增任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同时,余承...
AI黑化如恶魔附体!LARGO... 新智元报道 编辑:KingHZ 【新智元导读】看似无害的「废话」,也能让AI越狱?在NeurIPS...
爱普生携AI+教育打印方案亮相... ——爱普生重磅发布“爱备备老师·AI小助教” 10月24日至26日,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装备高质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