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圈AI使用迎“硬约束”,这些红线碰不得!
创始人
2025-10-29 19:16:38

(2-4区杂志社内部保录用,名额有限 加zhiyun699 咨询)

当生成式AI成为学术研究的“新助手”,如何划定使用边界、守住学术诚信底线?近日,我国统计学领域的“标杆性”期刊《统计研究》给出了明确答案——编辑部正式发布《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规范的公告》,为AI在学术场景中的应用立下刚性规则。

这份公告意义重大。作为国家统计局主管、中国统计学会等主办的权威学术期刊,《统计研究》的AI规范不仅影响统计学界,更将为医学、经济学等数据驱动学科提供参考。

公告指出,生成式AI在学术领域渗透加深,需兼顾融合发展与风险防范,为此针对“作者投稿”“外审审稿”制定了详细准则。

作者注意!AI辅助创作有“三大铁律”

辅助功能可启用,核心创作不能“代劳”

作者可借助AI工具完成语言润色、格式规范检查等辅助性工作,但论文的“灵魂”部分必须由作者自主完成。具体而言,研究选题的确定、研究假设的提出、分析框架的搭建、核心观点的提炼以及主体论证内容,都需建立在作者对研究领域的深度认知和独立思考之上。同时,作者需对AI生成的辅助内容进行严格的准确性、真实性核验,严禁直接用AI生成核心内容或改写已有研究成果。

数据真实性是底线,AI篡改零容忍

论文数据须真实可追溯,严禁用AI伪造、篡改数据、图表或公式,不得改变图表原始信息特征,确保研究严谨性。

使用情况全披露,诚信透明不隐瞒

作者不得虚构AI使用信息或隐瞒使用行为,AI工具也不具备论文署名资格,参考文献中不得列入AI工具署名的文献。投稿时,作者需按投稿系统要求,详细填写AI使用说明,包括工具名称、开发者、版本,以及在选题、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写作润色等环节的具体使用情况和准确性验证结果。

外审专家审稿:AI使用有“三重禁区”

禁区一

审稿论文不得上传至公开AI平台

禁区二

外审意见不得由AI直接生成,也不可上传至公开AI平台

禁区三

发现作者AI使用违规时,须在评审意见中明确说明情况及依据

多方权责明确,共同守护学术生态

在学术责任方面,公告也作出清晰界定:作者对论文的原创性、真实性负全责,承担相应法律与道德责任,期刊保留长期审查AI使用情况的权利;外审专家需严格遵守AI使用限制,严防稿件泄露和知识产权侵权,对自身AI使用行为负责;该规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编辑部将根据技术发展和实际需求适时修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赋能成长 业界洞察儿童成长... 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孙博洋)在全球妇女峰会配套活动“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 的展厅内...
三六零1.32亿元中标武汉AI... 近日,360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连续斩获多个大单,引发业界广泛关注。10月28日,武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学术圈AI使用迎“硬约束”,这... (2-4区杂志社内部保录用,名额有限 加zhiyun699 咨询) 当生成式AI成为学术研究的“新助...
AQ冲上中国AI原生应用榜第7... 当通用大模型在“全能”竞赛中陷入同质化之时,深耕垂直领域的AI健康应用AQ却以黑马之姿闯入行业视野,...
2025 OSCAR开源产业大... 本报讯 (记者郭冀川)10月28日,2025OSCAR开源产业大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以“可信开源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