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行业,迈出AI智能化第一步
创始人
2025-10-30 11:15:12

给货车司机的车厢装一个麦克风,会是AI时代货运迈向智能化的第一步吗?

那如果这个麦克风是一个超级网关呢?不止如此,如果这个装在司机手边的超级网关实际上是整辆车的边缘计算中心呢?

在AI颠覆所有行业的现在,叠加车队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车的转型,货运行业的车队老板们也在寻找一种可以用上AI大模型破解运营效率瓶颈的密码。

打破“蝴蝶结”的结构魔咒

随着新能源在公路货运行业的渗透率上升,新能源车正从小众升级为主流,实现了生态模式的跨越,特别是在城配场景中新能源效率比传统能源已经高出10倍。但与此同时新能源车的大幅增加对车队的运营水平形成考验,大宗场景新能源效率大幅低于传统能源,新能源车的红灯司机比传统能源车高出了一倍。

如何破局?

拆解来看,物流运营的核心矛盾如同一只展开的蝴蝶,前端数据采集与后端执行系统如同蝴蝶的两翼——数据很多,执行很宽广,而且都在看不见的地方。中间通过一条决策链路连接,形成典型的“蝴蝶结结构”。

在传统模式下,这一模式的弊端非常明显。比如在数据分析层面,一台正常的货车每天各类传感器大概产生150多条数据,而一个有千百台车的车队,就要面临每天千万条数据的分析整理。在组织执行层面,管理决策(如SOP)难以穿透多层组织到达一线司机,执行落地成本高、效率低,影响整体运营效果。

这种割裂导致数据虽然丰富,但数据洞察却因为两翼之间的通道不畅通而缺位了。当货物在途发生温度异常时,如果系统往往在几小时才能发出预警,此时货损已不可挽回。这成为当下货运行业面临的最为痛点的问题——如果物流行业要上AI,就要从此处着手。这是最能落地和产生价值实感的环节。

“超级网关的作用,是我们紫宝盒的核心设计之一,那个设计实际上就是希望车上不要有那么多的专业的监控设备,其功能是通过通用设备连接各类监控、传感器,将数据直接通过边缘计算的能力变成结果,实现数据的高效整合与处理。”G7易流创始人兼董事长翟学魂表示,其旗下公司刚刚针对上述需求推出了可以在车端进行即时数据处理的紫宝盒产品。

他坦言,这一功能之所以现在能做出来而不是发生在之前的任何时候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原因在于当前边缘算力芯片的ready。

“边缘算力是最近这一年才Ready的,我们基本上跟芯片公司同步迭代,他们工具链还没有做好,我们就开始用这个,跟他们一起搞了。” 翟学魂指出,最新的边缘计算芯片“集中各种多模态数据的能力,较传统IoT硬件有巨大提高”,使得能够在盒子内完成车载数据的大部分计算并即时反馈,这是过去硬件无法实现的

当然,作为AI时代的产物,紫宝盒也并非仅仅是一个超级智能网关,它起到了司机侧即车载端的AI助手功能,紫宝盒建立在G7易流货运大数据平台之上,与G7易流平台上的智能体市场打通,车队管理者可以基于该平台的算法/数据建立直连车端的智能体数字人。

比如表格智能体可以根据车队管理者需求自动进行数据收集,任务下达后车载端麦克风自动接通,AI助手将以语音交互方式询问司机师傅相关行车信息,自动填写表格并上报。相比传统人工电话收集信息的方式,AI助手的极大提升了车队管理效率。

叠加AI大模型与边缘计算的BUFF,紫宝盒这一智能硬件得以量产上车。

AI场景渗透

一款跟得上需求的AI硬件是物流行业上AI的第一步,但后续落地还要找准场景。

整体来看,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在多元场景中多点开花。这些场景既有年营收超千亿的央国企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有中小车队的细分领域实践,共同构成AI技术落地的生态图谱。

数据显示,在多元化的物流场景中,即时零售、农牧物流、区域大宗运输以及公铁联运是当前增量最多的货运场景。与即时零售强相关的城配场景为例,当下在城配领域新能源效率已经超过了柴油车的效率,其核心原因是城配场景路线固定、停靠点集中,新能源车辆可通过智能充电调度(如错峰补能)和能量回收技术提升续航利用率。

以山姆订单为例,刚刚过去的2025年第三季度,山姆线上零售净销售额增长25%。像山姆订单这样的高频次、小批量的订单需求推动城配从“固定线路”转向“动态调度”,AI算法可实时优化路径和运力匹配。

农牧物流领域,传统运输模式也正被重塑。“猪仔在运输过程中生气了怎么办?”作为云南拥有七成市占率的生猪养殖企业,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简称“神农集团”)正在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垂直整合于物流平台化协同等方式构建现代化物流。

由于生猪在运输过程中被耽搁将会份量下降加大损耗,其通过数字化追踪养殖、运输、仓储等全链路数据,避免利润流失。常言道,“每个品牌背后一定会有一个非常成功的物流平台公司”,神农集团整合自身运输车队与外部物流资源,形成了覆盖“养殖端到消费端”的专属物流网络。

公路货运之外,公铁联运在数字化及AI加持下成为货运新的增长极。过去铁路因调度效率低、结算周期长(如钢材库存周转率仅半年)制约发展,而数字化改造后,通过AI优化运力匹配与流程管控,已实现钢材库存周转率的极大缩短,效率提升显著。

中铁快运通过AI构建“铁路物流网络平台”,实现“每公里成本降低近四成,结算时间从55天压缩至7.9天”,其核心是利用AI算法整合2300余个铁路站点、16万辆公路运力,动态匹配“铁路干线+公路末端”的衔接需求。例如,AI通过分析历史运输数据预测货流高峰,提前调度公路运力接驳铁路场站,避免“铁路到站后货物积压”;同时,智能结算系统自动核验运单与费用,替代人工对账。

“铁路物流网络平台是去年上市运营,今年是一个完整年,大概做到100亿左右。这一年下来,一个是降低成本,到目前为止通过集约化的经营及减少中间环节,采取阳光报价等手段,每公里成本降低39%。”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嘉欢在现场表示。

物流行业的科技平权

当边缘计算芯片的算力成本显著下降,开源大模型让中小车队也能轻量部署智能调度系统,物流行业正迎来一场“科技平权”的深刻变革。

这种变革不止于硬件成本的下沉,更在重塑行业的竞争逻辑:过去,智能调度系统因高昂的技术门槛和部署成本,几乎是头部企业的“专属装备”;而今,标准化的AI工具包及AI硬件打破了这层壁垒——即便是仅有十几辆车的小车队,也能借助现成工具快速搭建起适配自身的系统。

技术普惠正在消解“规模壁垒”,让行业竞争的焦点从“谁掌握技术”转向“谁能更好地用技术服务运营”,中小玩家与头部企业的效率差距,正随之加速缩小。

由此,物流部门在企业中的角色正从成本中心转向战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指出,从“互联网+”到“AI+”的变化中,物流行业需从消费物流向产业物流升级。互联网+时代,物流聚焦“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而AI+物流的核心是“共同创造新价值”,强调物流在供应链中的价值重构能力,这一转变推动物流从消费端的效率优化(如电商物流)向产业端的价值深度挖掘升级。

他认为,AI+物流需支撑“企业间、产业间、区域间的协同”,涵盖管理与战略层面,如高端产业供应链的跨环节协同等等。适配“多批次、小批量、低库存”的制造业柔性生产等产业端模式,保障产业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

不过,科技平权为中小车队带来机遇的同时,中小车队在AI的落地上仍要以“务实”为主。“从现在来看,大多数的物流车队,还没有完成最基本的信息化,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它成为科技驱动的企业,是有一定挑战的。但是这一次,恰巧AI能够加速这个过程。”宇通集团副董事长晁莉红表示。

她建议,中小车队的AI转型应该从最迫切的痛点切入,如安全监控、路线优化、能耗管理等等,而非追求“大而全”的AI应用。例如先通过AI实现司机行为分析、新能源车辆能耗动态优化等单一场景突破,再逐步扩展至全链路协同。中小车队无需独立开发AI系统,可通过与主机厂、科技企业等生态伙伴合作,利用其提供的智能车控、车队管理平台等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实现AI落地。

站在行业变革的临界点上,AI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生态重构。当数据流动取代层层审批,智能协同取代单打独斗,物流行业将真正释放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价值。(本文首发钛媒体APP,文 | DeepWrite秦报局,作者|秦聪慧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引导AI发展 网络安全法完成修... 10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网络安全法的决定,自2026年1月1日...
不只是图商 四维图新向AI进化 汽势Auto-First丨刘天鸣 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转型进程中,不止于传统车企加快脚步,产业链上游...
货运行业,迈出AI智能化第一步 给货车司机的车厢装一个麦克风,会是AI时代货运迈向智能化的第一步吗? 那如果这个麦克风是一个超级网关...
开源证券给予振华股份“买入”评... 每经AI快讯,开源证券10月29日发布研报称,给予振华股份(603067.SH,最新价:23.08元...
原创 “... 在国际经济的复杂棋局中,荷兰政府最近的一项举动无疑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震荡。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即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