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洗衣机说处理咖啡渍就能自动匹配程序、简单地向电视发出语音指令就能得到自己心仪的节目推送、放进冰箱的食物会自动算出最佳赏味期……今年双11期间,AI智能家电成为电商平台的新晋热门。随着AI技术在家电领域的深度渗透,叠加政策引导与企业跨界合作的双重推动,传统家电行业正逐步跳出长期依赖的价格内卷,迈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价值竞争新阶段。
超3成消费者因AI“心动下单”
2025年可以说是家电行业,尤其是大家电的一个AI发展之年,从AWE展到IFA展,AI技术让家电产品全面迈入“善解人意”的新阶段。敲敲冰箱就能查看食材新鲜度,空调能根据人体体感自动调节温度,扫地机器人能自主规划清洁路径并预判故障,这些曾经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如今已成为2025年AI家电的日常功能。
各家电品牌也在AI领域百花齐放,都希望能在消费端重构家电体验。海尔家电搭载“AI之眼”可识物辨位;格力空调AI节能可省电;美的空气机可温湿风净鲜自调节;海信有全场景AI管家系统;创维电视交互智能且支持方言识别;康佳电视可智能优化画质,三星有透明MICRO LED等黑科技……
消费市场对AI家电的接受度同样正在快速提升。今年,京东联合多品牌发布的调研显示,超7成消费者认可中国品牌的AI技术应用,其中 44.1% 的消费者认为家电等领域 AI 功能落地迅速,28.9% 认可其技术已达国际一流水平。购买决策层面,33.2% 的消费者会因先进 AI 技术“心动下单”,41.8%则看重产品对个性化需求的精准满足,超过半数消费者认为 AI 功能让中国品牌呈现出“眼前一亮”的升级感。
“我愿意为实用的 AI 功能支付溢价”,刚入手 AI 洗烘套装的消费者刘女士表示,“以前处理不同污渍要查说明书调程序,现在语音指令就能搞定,省了很多麻烦。”在成都京东MALL,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了不少趁着最后一轮国补和双11打算购买大家电的消费者。和愿意为AI溢价买单的消费者相比,也有消费者持谨慎态度。市民李先生吐槽:“为父母买的 AI 电视,语音识别总因口音问题答非所问,花高价加的功能反而成了累赘。”
企业跨界布局 AI促产业转型
随着国补政策即将退潮,此前卷价格的家电企业今年纷纷开始跨界布局,让AI技术成为家电企业破解增长焦虑的关键:海尔与阿里巴巴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TCL与阿里云共建显示领域大模型,美的与华为打造鸿蒙生态,老板电器联合 DeepSeek 开发烹饪 AI。这些合作似乎彰显了行业转型的紧迫性。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搭载 AI 功能的大家电销量同比增长 47%,智能空调、冰箱渗透率已超 30%,据GfK数据,2024年中国大家电市场规模同比仅增长2.3%,而AI家电溢价普遍达到30%~200%。
在国际市场,中国 AI 家电也崭露头角。IFA 2025 展会上,中国参展企业从 420 家增至 764 家,中国产AI智能体等产品引发关注。海尔欧洲区总经理晏小明表示,AI不再是孤立功能点,而是主动服务的核心,中国企业正成为原创科技策源地。
行业观察:好用不贵才是王道
虽然AI发展成为了各家助力,但行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专家指出,价格壁垒也不容忽视,而待机耗电等隐性成本也让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互联分析师师天浩认为,进入智能家居时代,是要通过多元化的智慧场景方案全方位满足用户对智慧生活的需求,选家电也从来不是选一台机器,而是生活的舒适与踏实。
“AI家电的核心是让产品更好用,而非更复杂。”相关业内专家表示,2025年双11家电消费呈现的“务实”与“顶配”并行、理性化与精细化凸显等特征,折射出中国消费者购物观念的成熟与多元化价值选择。对于平台而言,唯有持续构建“信誉+价格+服务”多维优势,精准匹配不同群体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长期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