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模式”:做AI时代的能源基石
创始人
2025-11-19 15:15:36

龙泉通过对热管理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更将技术范围拓展至AI芯片与数据中心,构筑了驱动未来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

文|朱耘

ID | BMR2004

“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电力的尽头是热量,热量的尽头是热管理。”这是热管理行业的一句名言,精辟概括了AI高速发展背后的核心挑战:如何高效地管理和耗散算力基础设施产生的庞大热量。

在AI技术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今天,一个悖论浮现出来——AI及其所依赖的算力,需要巨大的电力和水资源支持,这使其发展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悖。

因此,很多专家、学者、企业致力于研究如何实现“高算力、低能耗”,“热管理”也成为了支撑高算力AI持续运行的能源基石和安全核心。

在浙江省西南部,一座以青瓷和宝剑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龙泉,面对全球经济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冲击,这座县级市并未固守传统,而是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务实行动,走出了一条从“汽车空调热管理”到“全域热管理”,再到“AI赋能可持续发展小镇”的创新之路。

日前,浙江省经信厅公布2025年浙江省传统产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第二批)名单,龙泉市《“三个聚焦”助推传统汽配产业内生裂变》入选典型案例,系本批丽水市“政府侧”唯一案例(备注:丽水市为地级市,龙泉市为其下辖县级市)。“龙泉模式”不仅是龙泉自身的产业升级故事,更是中国县域经济在全球变局中寻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01

解码“龙泉模式”

龙泉热管理产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小作坊到产业集群的蜕变,形成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理念的独特发展模式。

熊树生是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领域。从2009年开始,熊树生还在龙泉市人民政府挂职市长助理,负责汽车空调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以及浙江大学产学研成果在龙泉的落地等工作。

如今,龙泉这座人口约29万的县级市,正站在专注热管理的AI风口。“龙泉并没有真正的AI产业,却是AI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熊树生对《商学院》记者说,龙泉通过对热管理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更将技术范围拓展至AI芯片与数据中心,构筑了驱动未来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

龙泉热管理产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小作坊到产业集群的蜕变,形成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理念的独特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伊始,浙江就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企业,并渐渐规模化。彼时的龙泉,不少家庭型企业便开始涉足汽车空调冷凝器、蒸发器、管路、阀体等部件的生产。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龙泉集聚了一批在汽车空调领域具有较强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龙泉模式”的关键转折点是政府的战略介入与高水平科研力量的导入。龙泉距离杭州有400多公里,在高铁网络发达的江浙沪地区,直到今天龙泉依旧没有真正的高铁。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曾在龙泉“曾家大屋”办学。新时期,当龙泉市政府寻求产学研合作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浙江大学,而浙江大学也甚为乐意,这是一场“双向奔赴”,作为浙江大学能源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熊树生被派往龙泉负责科技创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机遇,使龙泉的产业逐步从汽车空调维修售后市场转向出口和整车配套及售后各占1/3的格局。

合作过程中,浙江大学与龙泉市政府共同建立起了研究院,产生的知识产权归龙泉当地研究机构,研究院承担高校技术未成熟阶段的概念验证和孵化工作,并主动开展针对产业需求的前沿研究。通过这种模式,龙泉成功地将高端科研力量与本土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地发展,给龙泉的汽车空调业务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

燃油车空调系统与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在技术路径、产品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燃油车空调主要解决座舱制冷和发动机散热问题,而新能源车则需要一套更为复杂、集成化的热管理系统,涵盖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以及座舱的温度控制,且对能效要求极高。

新能源汽车对热管理系统的精准控制、高效换热、轻量化、集成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电池热管理需要精确控制电池温度在最佳工作区间,以保障续航里程、延长电池寿命并防止热失控。这涉及液冷、直冷、相变材料等多种先进技术,以及复杂的控制算法,传统汽车空调技术难以直接平移。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形成,新的供应商体系和技术标准正在建立。

龙泉市的决策者们敏锐地洞察到这一趋势,迅速将战略重心从单一的汽车空调转向更广阔、更具前景的“全域热管理”领域,不仅服务汽车空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还拓展到数据中心冷却乃至整个能源管理系统。据悉,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一整套的价格在2000元左右,而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一套价格可达6000—7000元,产业增加值大大提升。

如今在浙江,热管理产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分别是杭州的三花控股、台州的银轮股份以及龙泉的热管理基地,三者的产值均在100多亿元。三花控股和银轮股份都是一家企业的体量,龙泉的热管理产业却多达200多家,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群模式。

熊树生一直在为龙泉争取资源,比如把标准化检测等任务放到龙泉来做,他说这种模式符合“共同富裕”理念,有200多家企业,意味着更多的家庭和个体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共享发展红利。龙泉能够生产热管理系统的所有零部件和品种,形成了高度内聚的产业链,这种模式确保当地企业家广泛受益,使小县城在拥有大产业的同时,实现地方经济的均衡发展。

02

从“锦上添花”到“安全核心”

寻找新型、低温室效应的绿色冷媒,以实现减排目标,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空调是锦上添花的舒适装置,但进入新能源时代,汽车热管理的重要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安全的核心装置。熊树生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对温度极为敏感,如果温度控制不住,就会导致热失控甚至爆炸。

从传统汽车空调向热管理转型,龙泉市瞄准了三大关键技术领域:新型冷媒研究、低温续航问题和高温热失控。

新型冷媒就是个不小的挑战。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宣布我国决定接受《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的《基加利修正案》,加强氢氟碳化物(HFCs)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2029年7月1日后,将禁止滥用旧式冷媒,必须使用新型冷媒。

议定书签署背景主要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空调的冷媒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有关,其核心要求是限制冷媒的温室效应,规定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不得超过150。当前制冷领域主流使用的冷媒是R134a(四氟乙烷),GWP(全球复暖潜能值)高达1400,相当于二氧化碳(GWP为1)的1400倍,远超议定书规定的150限值。

熊树生介绍,中国汽车行业冷媒造成的温室效应,大约相当于1亿吨碳排放,占据中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的10%,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寻找新型、低温室效应的绿色冷媒,以实现减排目标,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新能源汽车的大发展,电池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新能源汽车需要进行电池的热管理。因此,电车对冷媒的使用量比油车更大。”

面对2029年的新型冷媒转型大限,行业内正在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但主要替代品目前都面临各自的挑战。美国主要采用R-1234YF制冷剂,但价格昂贵;欧盟路线则为二氧化碳冷媒,但问题是工作压力高,存在泄漏问题。这两条路线各有优缺点,新型冷媒研究成为国内热管理行业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而龙泉研究院把目光放在了丙烷上。

为此,浙江龙泉的产业基地依托浙江大学的科研力量,2023年,龙泉引进了吉利汽车,吉利将其新能源汽车的新型冷媒热管理系统研发中心放在了龙泉。

目前,该合作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型冷媒系统的样机已做好,并通过了黑河的高寒实验和吐鲁番的高温实验。吉利承诺,未来将为龙泉提供60万套的产业化订单(相当于吉利现有年产量的1/3)。

更重要的是,吉利承诺80%以上的零部件将从龙泉基地内采购。这不仅保障了龙泉热管理产业链的订单稳定,更通过吉利的协助,补齐了当地产业链中缺失的环节,实现了对整个产业基地的补链延链。

针对新能源汽车低温下掉电严重,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起火爆炸问题,在龙泉的产学研实践中,也正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与创新。如今,龙泉为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支撑,包括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已招募了7名博士后),拥有浙江省的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全国唯一的“热管理”专业。

03

小城镇在国家“双碳”目标下的大定位

热管理技术确保了新能源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是国家整个战略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如今,龙泉的热管理产业已经突破了汽车行业的局限,正在向芯片、AI和数据中心等高耗能领域延伸。

熊树生坦言,龙泉目前正在大力拓展热管理的范围,目标是去除“汽车”二字,专注于热管理本身。这项技术不仅用于车用空调,还适用于高性能芯片的散热,针对AI计算需求的高效散热和为大型数据中心提供可靠的散热解决方案。

龙泉深知,虽然自身不直接生产AI产品,但其热管理技术是支撑高算力AI运行的根基。台信应用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龙泉一家利用相变模式进行芯片散热的企业,在技术上支持硬件超频,在不改变原有硬件性能的基础上,通过高效散热,使性能成倍增加。

熊树生从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向记者阐释了热管理技术突破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并非仅仅出于环保考虑,更核心的原因是地缘政治和能源安全,中国70%的原油依赖进口,重要运输通道(如马六甲海峡)存在着地缘政治等风险。

但是当中国“换道”到新能源领域,则有着相当大的优势,中国在光伏、光热、风能、核能、特高压输电技术等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更具战略高度的是,中国将“碳排放控制”这一源自西方的概念,通过推广新能源,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最终实现摆脱石油危机。

当前美元主要锚定的是石油,假如全球能够利用中国的特高压输电能力,将中国的廉价清洁能源输送到世界各地,美元的地位将大打折扣。

在这一复杂的能源战略棋局中,热管理技术确保了新能源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是国家整个战略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据了解,龙泉热管理产值已达100多亿元,占据了龙泉工业增长的40%,充分体现了核心产业对县域经济的强大拉动作用。

为支持产业升级,龙泉围绕热管理构建了一个从高端研发到基础技工的完整人才生态系统。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招募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博士后进行研究。同时,几乎所有浙江省内高校都在龙泉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中端技术人才方面,龙泉创办了全国唯一的热管理专业,专门为当地产业定制培养人才。基础产业工人则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满足企业对一线技术人员的需求。

这种由上至下、紧密围绕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了龙泉热管理产业链的人力资源供给,并有效促进了人才、产业与城市生活的结合。

如今,龙泉这座小县城,通过聚焦热管理这一核心基础技术,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产业升级,也为国家在AI时代和能源转型战略中扮演了“重要支持力量”的角色。(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商学院11月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荣耀:以AI为引擎,开启全球生... 王星 从宠物看护,到教育办公、智能家居乃至智能汽车,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朗姿股份创60日新高,开源证券... 今日朗姿股份(002612)创60日新高,收盘报23.64元。 2025年10月31日,开源证券研究...
宜人智科以“AI+责任”模式定... 在探寻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同频共振的道路上,科技企业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近日,宜人智科在由人民网主...
“龙泉模式”:做AI时代的能源... 龙泉通过对热管理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更将技术范围拓展至AI芯片...
还剩6席!2026世界杯42队... 北京时间11月19日上午,2026世界杯预选赛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迎来收官。在剔除3个东道主(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