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飙,下一个十年还卷PC开发?
创始人
2025-11-25 08:45:31

AI浪潮席卷全球,应用层的爆发已成定局。对于开发者而言,摆在面前的不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是商业化阵地的抉择。当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获客成本高企,开发者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结合近期全球AI应用的下载与营收数据,我们发现PC端正在经历一场由AI驱动的价值重估。对于寻求确定性增长的开发者来说,PC端或许是比移动端更值得押注的“新主场”。

被低估的PC

对比移动端与PC端的应用生态,我们会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法则。

纵观各大移动应用榜单,头部位置长期被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占据。以国内AI应用为例,字节旗下的“豆包”凭借强大的流量灌溉,长期霸占下载榜和活跃榜首位。

然而在PC端,360软件管家发布的PC应用季榜则展现了另一番景象。在“AI总榜”和“AI办公榜”中,除了WPS Office这样的国民级应用,迅捷AI写作等专注垂直场景的工具类应用表现同样强劲。“AI创作榜”中,剪映、小剪等视频创作工具,以及元气桌面壁纸等个性化工具也名列前茅。

这揭示了PC端独特的分发逻辑:移动端偏向碎片化娱乐,PC端聚焦沉浸式工作与创造PC端的大屏、键鼠交互和本地算力优势,使其天然成为“生产力工具”的最佳载体。对于专注于解决具体问题(如文档处理、图像编辑、格式转换)的工具类、效率类开发者而言,PC端的场景契合度远高于移动端,且竞争格局相对宽松,更容易凭产品力出圈。

比流量更重要的是变现。

一份来自中信建投证券的研报分析,国产AI应用中,多模态、Agent和AI陪伴率先贡献收入。

而另一份全球应用榜单的分析则更是一针见血:中国区收入榜的冠军和亚军,是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

业内认为,下载榜和收入榜的割裂是一个“残酷的信号”:中国用户为“变美”、“创作酷炫图片”和“提升效率”付费的意愿,远胜于为“与AI聊天”付费。这种“工具”属性的即时满足感,在商业化上对“聊天”属性的未来可能性,形成了一次降维打击。

在中国市场,背靠大厂的通用大模型尽管依靠自身流量优势和充沛的营销预算,砸下了用户规模,但这更多是一场头部大厂之间争夺未来用户入口的“军备竞赛”,其战略意义远高于实际收益。

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揭示了一条更清晰的商业化路径:AI的价值落地,必须依附于“生产力”和“创造力”场景。

PC,恰恰是这两个场景的天然载体。

因为PC用户本身就是带着“任务”来的,他们习惯于在PC上进行文档编辑、视频剪辑、复杂资料检索。当AI应用能显著提升这些环节的效率时,商业闭环便自然形成。

对于寻求高效增长与优质用户的AI工具厂商来说,PC端已然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秒针数据发布的《2024年PC营销价值研究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职场人每日在PC前工作超过4小时。在这种沉浸式场景下,用户对“能立刻解决问题”的AI工具有着极强的尝试意愿和付费动机,使得营销信息能够精准触达“需求正在进行时”的用户,转化路径极为高效。

同时,相比于竞争白热化、获客成本动辄几十元的移动端平台,PC端搜索等渠道仍保持着显著的性价比优势。报告中,某AI工具商务运营总监表示,目前移动端获客成本大概是PC端的3倍,原因是因为移动端用户转化链路复杂,通过链接需要跳转至浏览器,涉及账号登录等,导致移动端获客成本更高。

因此,PC不仅是工具类应用的流量池,更是实现高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的商业高地。

进化的PC分发平台

尽管PC端近两年在用户精准度、场景契合度及获客性价比上展现出了独特优势,但传统PC分发平台如同货架陈列一样简单的分类、排行、搜索的应用商店模式,已无法满足AI时代应用分发的新需求。

一方面,AI应用的爆发使得软件数量激增,AI 绘图、AI 写作类等细分赛道的工具动辄数百个,且功能同质化与差异化并存,在传统“品类聚合”的分发逻辑下,用户筛选时需在海量应用中反复查看介绍、下载试用,不仅消耗大量时间成本,还可能因信息过载错过真正契合需求的工具,形成“应用越多、选择越难”的困境

另一方面,当下PC用户的使用场景变得高度具象化(如“我要解压一个文件”、“我要修一张图”),并非简单的“办公”“工具” 品类所能涵盖。而传统PC应用商店的分发模式停留在“流量分发”层面以软件为中心而非以用户场景为中心用户需先明确“用什么软件”再尝试解决问题

这种供需错配的核心在于,AI时代用户需要的不再是更多软件,而是“能解决我具体问题的工具”,“需求-解决方案”的精准匹配上,恰恰是传统分发架构难以承载的核心挑战。

此外,提升PC端用户体验、帮助开发者扩大服务边界也极为重要。PC的大屏、键鼠和多任务能力,为移动应用提供了新的“深度体验”场景,因此,“跨端融合”也是必然趋势。只有更全的分发场景、更短的转化链路,才能为开发者带来更高效的商业闭环。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腾讯应用宝在持续打造跨端生态。其PC端已上架超5.2万个移动App,日活跃用户破千万。这证明了将成熟的移动应用“反向”迁移至PC,是一条可行的高价值路径。

可以想见,未来的PC分发平台,不再是简单的“应用商店”,而是一个拥有强大AI能力的完善的商业生态,可以基于对用户意图的深度理解,在“办公”、“学习”、“创作”乃至“打开一个未知文件”的具体场景中,为用户精准匹配并推荐包括移动APP在内的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为开发者提供全场景、全周期增长服务。

新生态的玩法作为一个近20年的老牌PC客户端分发平台,刚刚发布应用季榜的360软件管家同样敏锐捕捉到了这一趋势。依托超4亿用户覆盖和1亿月活峰值,我们发现它正在通过生态重构,将面向开发者群体的平台能力,从流量获取扩展成为系统性的商业变现方案。

经过近两年AI化升级,360软件管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下载站,它正在通过AI算法和精细化运营,将分发融入具体场景,进化为集“PC桌面超级入口、多品类全域分发、多元合作模式”于一体的PC分发生态。

例如,针对AI应用的爆发,360软件管家上线了“AI专区”,并细分为AI办公、AI工具、AI创作等子频道,让垂类应用能精准触达有明确需求的用户。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Win解压缩。这款工具在360软件管家的运营中,捕捉到了“未知文件关联-解压缩”这一高频刚需场景,通过“应用找人”的策略,实现了约50%的高增长。

当然,开发者的需求不只是下载,还有曝光和品牌认知。为此,360软件管家还构建了“核心客户端+360PC生态+联盟生态”的三环流量矩阵,让开发者的应用不仅能在软件管家内部展示,还能通过360安全卫士、360浏览器、360搜索、360导航等产品全场景触达用户。

同时,360软件管家还打通了PC与移动的边界,用户可以在PC上无缝使用移动App。这一举措不仅顺应了用户跨端体验的需求,更为移动应用开发者开辟了PC端这一巨大的增量入口,实现了“移动内容,PC分发”。

增长不是“一锤子买卖”,开发者在不同生命周期需要不同的增长方案。在商业变现上,360软件管家选择提供“多模式增长解决方案”,平台不再是“收租”的房东,而是与开发者共同成长的“合伙人”,共同对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LTV)负责。

AI创作榜中的元气桌面壁纸就是受益者之一。在和平台进行联运合作后,获得了全场景渗透曝光,触达了不同圈层的用户群体,最终实现了约50%的量级提升。

结语

AI重构了软件行业,让PC端凭借其与生产力、高价值的天然连接,成为AI应用尤其是工具效率类应用商业化的必争之地。

AI同样重构了流量的分发逻辑,将PC分发平台未来十年的竞争,升级为生态能力的竞争。开发者需要的不再是一个被动下载的通道,而是一个能够提供全域场景匹配、智能算法推荐和多元化商业支持的“增长合伙人”。具备这些能力的平台,将成为连接开发者与PC新机遇的关键纽带。

PC分发的下半场,得生态者,方能得天下。

上一篇:当AI走进课堂,教育如何“智”变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硅谷x NBA:谷歌与雷霆队共... 11月24日,谷歌与 NBA 球队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OKC Thunder)宣布达成合作,将共同在...
AI应用概念反复走强 实达集团... 每经AI快讯,11月25日,AI应用概念反复走强,实达集团4连板,新华都、欢瑞世纪3连板,海天瑞声、...
特朗普启动“创世纪计划”,加码... 这一举措被特朗普政府视为与曼哈顿计划同量级的战略行动,要求整合联邦海量数据与算力,90天深化公私合作...
特朗普急了!启动历史性AI创世... 智东西 编译 | 程茜 编辑 | 李水青 智东西11月25日消息,刚刚,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美国总统唐...
AI狂飙,下一个十年还卷PC开... AI浪潮席卷全球,应用层的爆发已成定局。对于开发者而言,摆在面前的不仅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是商业化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