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具体学科核心素养(当然这是最主要的),还要关注更上位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更加关注育人价值。
听每一节课,都要想一想,这节课这么上有没有育人价值?有什么育人价值?
2. 教学内容
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达成目标,我认为要实现从关注学科概念到关注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的转变。
有些老师确实关注了学科概念,但一节课下来,往往重点不突出。核心素养是综合性的,跨学科概念对于学生形成核心素养非常重要。
听评课活动中,要关注执教教师是否重视了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核心概念的教学。
3. 教学活动
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来完成教学内容?听评课时应该从关注探究转变为关注探究与实践,既关注探究又关注实践。
探究主要是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关于自然界现象的一种解释;而实践是要解决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科学教育在重视探究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这也是国际科学教育的一个趋势,现在流行的STEM,其中有一个就是工程实践。
4. 教学方式
在情境创设方面,要关注作为导入环节的情境设计到作为问题解决型学习任务的真实情境的转变。
过去我们评价一堂课的情境创设怎么样,往往看导入环节是不是设计得巧妙、生动,是不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作为情境创设要尽量真实。
所谓真实,就是指在现实生活、科学研究中真实存在的情境。
过去,我们关注教师的释疑解惑,但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仅释疑解惑是不够的,必须要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然后去分析解决问题。
怎么去激疑生惑?目前还做得很不够。一节课下来,往往是教师满堂问,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在高中,齐问齐答的状况非常普遍,但这不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能不能让学生在更多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应该是听评课重点关注的部分。
5. 教学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评价学生的?有哪些手段、做得怎么样?在这方面,听评课要实现从关注评价的促学功能,到关注评价的育人功能的转变。
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应该更加关注评价的育人功能,通过评价去育人,老师在评价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怎么样,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方面、观念方面、思维方面的表现。
二
听课到课堂观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关于听评课,比较专业的说法叫课堂观察。我们要把听课活动变得更专业,就要实现从“听课”到“课堂观察”的转变。需要明确,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观察什么呢?崔允漷教授曾指出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课程实施、课堂文化。
怎么观察?包括课前的准备、课上观察和课后交流三个方面。
听课者在课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如果不准备,往往收获很有限。比如,如果观察的主题是提问,要把提问解构成若干个观察点:提问的数量、类型、层次,提问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类型,教师候答的时间,教师理答的方式……
三
评课:科学民主+人文关怀
评课包括评课的内容和评课的方法。我们重点探讨如何在评课时做到科学、民主,有人文关怀。要做到这一点,应注意以下问题。
1. 评课之前要跟授课教师交流,避免先入为主
听完课之后马上评课,这是有风险的。我举个例子,某次听课的时候发现,上课老师面面俱到,把教材中的旁栏思考题、拓展题都让学生在课上思考。
我觉得这没必要。本来想在评课的时候批评这种做法,幸好在批评之前跟老师交流了一下。
他解释,现在考试内容多元,别说旁栏思考题了,连小资料都需要关注,教师不该放过。这虽然不符合我的理念,但他有他的道理,于是我就作了正面评论。这侧面说明来听完课跟老师交流的必要性。
2. 评课时应倡导并建设平等、民主、真诚、探讨的教研文化
教研员都是各地的专家,老师们非常重视教研员的看法。在评课的时候,第一,不要总以专家自居;第二,要发动所在区域的其他老师来评。
我在北京市听过好几次课,参加过他们的区教研活动。评议时,区教研员往往不先发言,而是作为组织者,让听课的老师先说。
老师们评议得非常好,哪些地方不足、可以怎样改进等,都说得都非常到位,最后教研员再总结一下。
3. 听课小组根据分工各有侧重地评议
各小组要根据分工有侧重地评议,不要都是综合评议,教研员最后做总结的时候可以综合评议,其他听课老师事先可以分好工。
4. 拿证据说话,以理服人
实现比较专业的课堂观察,就要拿证据说话,以理服人。
5. 挖掘事实(行为)背后的理论(理念)支撑,上升到理论高度
要挖掘事实背后的理论,或行为背后的理念,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评课。上升到理论之后就可以影响教师以后的课堂教学,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 关注育人价值、生命教育
我关注生物学科,以其为例,往往更强调课程中的生命教育,特别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
学生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都是一种生命体验,都是他的经历,这个体验是愉悦的还是痛苦的,是兴奋的、激动的还是沉闷的、无趣的,那是不一样的。
我们要把生命教育、育人价值贯穿在他的生命体验里边。
7. 根据场合,尊重授课教师
不同的场合,评课的方式也不一样,评课不是目的。教研员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有些在会上讲,有些内容会下单独跟老师交流。
8. 既要规范,又要灵活,突出重点
评课不要八股化、模式化。关于模式化的专家评课,有一种说法是,有些专家在听课时睡觉,一打下课铃醒来就评:三条优点两条缺点一条建议。这就是套路。
四
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
什么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从应试的角度、从育人的角度,答案肯定不同。不同的学校也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答案也各不相同。
虽然好课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共同要求,那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旨归。
以生物课为例,我个人认为能体现“活”就是好课。生物都是活物,一定要讲活。怎么体现这个“活”字呢?
第一,知识要学活。概念教学要重在理解概念的实质,不去抠字眼。如果仅仅是抠字眼而对概念的实质理解不了,那你就没法活起来,会越学越死。
第二,思维要活跃。能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思维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如果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那肯定活不起来。
第三,思维要灵活。思维光活跃了还不行,还得灵活。如果思维总是钻牛角尖,不会换角度来思考,没有发散性,那种思维再活跃也不行。生物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学生物学需要思维上的灵活性。
第四,要有有效的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既要包括探究活动,又要包括实践活动。
第五,要联系现实生活。即使学习非常微观的内容,也要联系现实生活。
第六,启迪人生,引导学生创造未来生活,这是最高的要求。学生物课,能够做到启迪人生吗?比如我们讲细胞,会讲到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过程,这是为个体做贡献、为整体做贡献,当然也是由基因决定的。我们联系一下每个人在社会里生活,有时候也需要一些牺牲精神,牺牲个体、牺牲局部是为了整体。如果将细胞学讲到这个程度,是不是对人生有启迪呢?
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说的这些都不是标准答案,我希望各位老师一起来思考,去补充一堂好课的标准。
来源丨人民教育(ID:irenminjiaoyu),转自人教教材培训(ID:rjjcpx)
作者 | 赵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明师俱乐部进行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师投稿箱
欢迎您把自己的英语教学经验方法、优质教学设计案例、教育心得等和大家分享,可成为明师国际教育研究院的签约作者,更有机会被收录到《明师说》系列正式出版,与40万英语教师共同进步,快来投稿把!
投稿邮箱:mingshiclub2015@163.com,邮件命名为“投稿+作者姓名+手机号”
教学资源、精彩活动、趣味互动
福利折扣、在线咨询
湖南、福建、川渝、浙江
山东、江苏、安徽、江西
北京、上海、山西、河北、河南
其他地区
请按地区添加明老师, 不要重复添加
上一篇:“稳住楼市”还需要什么政策?
下一篇:孩子沉迷网络社交,家长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