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谋生,总会遇到一类“心术不正”的人,要么以权谋私伤害组织利益、要么结党抱团危害管理……今天聊聊,如果这人是你下属,该如何干掉他?
有人说了,他是我下属,干嘛那么啰嗦,心术不正,直接开掉不就完了!这显然是没有理解职场的本质,职场就是江湖,那么江湖是什么?《少帅》里老帅张作霖有句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运转的规律,你想非黑即白一刀切,行吗?当然可以,但难免不受这过猛力道的反噬,更不是一个高级管理者该有的本事。
其实这“铲除异己”的学问,早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套方法论,有着标准化的出招顺序,今天分享下中国两位皇帝的故事,一个是雍正“倒年”,另一个则是“秦皇诛吕”,咱们一起看看这惊人相似的历史——
第一招:明面讨好,暗渡陈仓
先说这雍正手下的年羹尧,主子登基前,老年可是为雍正“多年效力”的“藩邸旧人”。在任四川巡抚时,年羹尧给当年还是王爷的雍正写过信表忠心,信上说:“今日之不负皇上(康熙),即他日之不负王爷(雍正)”。
只是这老年不懂君臣的进退之道,后来没得善终,至于雍正为啥干掉他,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把重点还是拉回到皇帝身上,在雍正初登大宝的第二年,还因羹尧平定青海有功对他有后赏,而他的家人,也始终赏赐不断。
直到雍正二年冬,年羹尧从西北返京,雍正还亲切安慰,称他是“公忠体国,不矜不伐”,然而仅仅一个多月,雍正的态度就发生了逆转,由此可见雍正想取年羹尧姓名之心久矣,而这整整一年的赏赐,当然并非出于真心,只是斡旋之计。
再看秦皇,刚刚即位时,嬴政是十多岁的孩子,一直到八年之后,才动手干掉赵太后的情夫嫪毐,再过两年才诛杀的吕不韦,这期间,嬴政认吕不韦做“仲父”,并代为执政,吕不韦的权力和尊贵可比年羹尧大多了——十年不露,可见嬴政其对政局的把握和极度的隐忍力。
Tips1:很多攻击性强的领导,大多伴有极强的掌控欲望,对待不合的“刺头儿”下属,往往针锋相对,最后杀敌一千自损捌佰,看了两个皇帝的故事,你将作何感想?
第二招:假借正义,找茬削权
年羹尧是两朝重臣,亲信党羽遍布朝廷。雍正先是极力争取和年羹尧形成对立的大臣,形成稳定的“倒年派”,局面初步稳定之后,开始威逼利诱年羹尧派系亲信,并出杀招将年羹尧调离“川陕”,任命年羹尧下属掌舵西北。
而在这个过程中,雍正充分发动群众,展开了各种带有定调性质的责难——“挟威势而作威福,招权纳贿,排异党同,冒滥军功,侵吞国帑,杀戮无辜,残害良民。”至此,年羹尧无伦在政治上还是资源上,已被彻底孤立,死活已只等皇上一句话了。
看嬴政,先是免去吕不韦相国之职,命其迁居封邑洛阳,然后以其勾结山东六国叛乱为名,对吕不韦发难,派人给吕不韦送去一封质问书信,强烈遣责吕不韦于秦无功却封土洛阳,食邑十万,与秦无亲却妄尊仲父,最后让吕不韦继续滚远,迁居西蜀。
Tips2:两位皇帝十分清楚能力越强的下属,越要控制好节奏,避免造成对整个局势的冲击——基本操作套路都是,代表正义进行审判,以此让下属远离集团核心资源,成为边缘化角色,成为待宰的羔羊。
第三招:你对我不起,我仍给你体面
年吕之死,尽管“罪恶滔天”,但均非身首异处,皇帝给他们的死法均相对体面。
年羹尧在定十二大罪状后,雍正传谕说“今宽尔死,令尔自裁,又赦尔父兄子孙伯叔等死罪。”而年羹尧在牢中始终不愿赴死,皇帝也始终未直接动粗,而是安排其在政敌、左都御史兼监刑官蔡珽,进行严加催促下,最终绝望自缢。
而吕不韦则从始至终未得到诛杀令,而是在得知自己继续被发配之后,“聪明且骄傲”地饮鸩身亡。
Tips3: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两位下属的命已经攥在了皇帝手中,为什么皇帝不直接一刀结果性命,还要大费周折让其自杀呢?其中对职场很重要的一点启示就是:告诉你按律够死好几回了,最好别让我动手,你死能死的相对体面,也保我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