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这也是半年内中央层面两度提及“内卷式”竞争,进一步引发市场热议。
“内卷”一词当下多用于形容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企业间的“内卷式”竞争通常表现为低价竞争、创新投入不足、技术进步停滞、企业利润减少等,进而造成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竞争失序。譬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这些本是我国培育起来的“新三样”优势产业,近年来却因为“内卷式”竞争而面临不少挑战。
从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措辞的变化凸显了解决“内卷式”竞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中国经济“排头兵”,上市公司理应主动作为,跳出“内卷式”竞争陷阱。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立足创新,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创新是上市公司突围“内卷式”竞争困局的核心抓手,这既包括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明晰应用场景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也包括通过创新满足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形象等。通过创新打破主要以低价、低成本为手段的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跳出越“内卷”企业利润水平越低的“怪圈”,真正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和内在价值,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二是高标准严要求,掌握竞争话语权。上市公司应积极响应,对齐生产、技术、安全、能耗、环保、质量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水平,同时也应争当标准“领跑者”,积极参与行业、国家乃至国际标准的制定。通过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能结构优化,进而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和行业竞争的话语权。
三是用好并购重组,改善行业竞争秩序。并购重组是整合优质产业资源、快速出清低效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部分行业进入“内卷式”竞争阶段,产业整合和战略合作的诉求日益迫切。作为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可通过积极推进行业内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善供求关系,重构行业秩序,最终为化解“内卷式”竞争作出贡献。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迫在眉睫,越是有影响力的企业,越是要承担起维护整个行业良性发展的重任。上市公司应积极顺应国家政策导向,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主动担当,敢作敢为,在推进行业良性有序竞争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