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其政治手腕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以下是具体分析:
隐忍待机
司马懿深知曹操的多疑,故而在曹操时期,他装病推辞征召,后被迫出仕也一直低调行事、隐忍不发,以此打消曹操的疑虑。在曹爽专权时,他再次佯装退隐,暗中却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为后来的高平陵政变奠定了基础.
善于权谋
在高平陵政变中,司马懿充分展现了其高超的权谋之术。他精准地把握了曹爽陪同皇帝出城祭祀的绝佳时机,迅速发动政变,以三千死士控制洛阳城。并且,他利用郭太后的名义发布诏书,占据道德制高点,指责曹爽专权乱政,从而师出有名,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培植势力
司马懿长期以来注重培植自己的势力。他举荐了不少人才,这些人对他感恩戴德,成为其支持者。同时,他还笼络士族,通过婚姻等方式巩固与士族的关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进而夯实了司马氏掌权的根基.
把握人心
司马懿善于把握人心,在与曹爽的权力斗争中,他清楚地知道曹爽的性格弱点和其党羽的心理。曹爽优柔寡断、贪图富贵,其党羽也多是些无谋之辈。司马懿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成功地诱使曹爽放弃抵抗,最终将其一网打尽.
长远布局
司马懿具有长远的政治眼光和布局能力。他深知要想夺取曹魏政权,仅靠自己一代是不够的,因此他在生前就为子孙后代铺好了路。他培养了司马师、司马昭等优秀的接班人,让他们掌握了重要的军政大权,确保了司马氏家族能够长期掌控朝政,最终实现了晋朝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