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播与平台是否构成劳动关系?最高法:关键要看是否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
创始人
2024-12-23 13:03:40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专题指导性案例,本批案例涉及外卖骑手、网络主播、代驾司机等职业群体,聚焦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对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回应。

发布会现场 来源:记者姚赟

据介绍,目前我国网络主播数量已超过1500万,MCN机构已超2.5万家,网络主播与MCN机构之间的劳动争议较为多发。是不是MCN机构对网络主播但凡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就必然认定劳动关系呢?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介绍,在指导性案例239号“王某诉北京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中,网络主播王某与北京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了经纪合同。根据合同,王某负有准时抵达工作场所、按约定完成工作事项等义务。但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王某有较强的议价权,而且王某无需遵守北京某传媒公司的有关工作规则、劳动纪律和奖惩办法。

根据该案事实,虽然北京某传媒公司可以根据经纪合同约定对王某的演艺行为等进行必要的约束,但这是王某按照约定应当履行的合同义务,并不属于支配性劳动管理。

因此,该案例的裁判要点明确:经纪公司对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过程控制程度不强,从业人员无需严格遵守公司劳动管理制度,且对利益分配等事项具有较强议价权的,应当认定双方之间不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不存在劳动关系。上述案例有利于准确区分因经纪关系所产生的履约要求与支配性劳动管理,防止因不当认定劳动关系制约平台经济的发展。

周加海补充,发布第239号案例并不意味着平台企业与网络主播之间绝对不能成立劳动关系,关键要看是否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当然,即使不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不能确立劳动关系,但企业进行一定劳动管理的,也应当依法依规保障劳动者的相应权益。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宠物、AI眼镜……“科技+...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这一优势正从供需两端为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今年以来,我国消费...
主播打烊,AI营业:百度数字人... 作者|洋紫 编辑|刘景丰 2025年双十一刚刚落下帷幕,除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更趋于理性之外,另一个鲜...
中兴通讯:努比亚LiveFli... 证券之星消息,中兴通讯(000063)11月1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天舟文化:AI智能练字笔是“A... 证券之星消息,天舟文化(300148)11月1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泽连斯基:乌克兰遭俄军大规模袭...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1月14日通过其官方社交平台发文称,俄军动用约430架无人机和18枚导弹袭击了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