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一词,常被用来形容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华灯初上,“夜上海”的五光十色中,“夜杨浦”烟火正浓,灯火可亲。
这边“挑灯纳贤”,那边“逛街择业”——不仅能找美妆师化个“职业妆”,还可以参加AI模拟面试“练手”,求职者在“夜市招聘会”边走边逛,“松弛感”满满;下班后“打卡”上课,他们在夜校“洗去班味”——“如果忙起来,我可能晚上8点半下课后还要回公司继续加班,但我还是想坚持学下去。人的精神世界,总要有点热爱的东西来充实。”杨浦不断创新,用更为多元的课程满足更为多元的学习需求,同时“多点开花”,方便市民就近上课……
人民城市新实践,“夜杨浦”怎么把流量变为“留量”?
这边“挑灯纳贤”,那边“逛街择业”
边走边逛,“松弛感”满满
市民葛先生在幼年时跟随家人去了挪威,最近,回到上海不久的葛先生在悠方购物中心参加了一场“招聘夜市”。“我以前是做IT的,但考虑到自己中文不好,就想先找一份工作适应一下。”
这场“招聘夜市”由区人社局和新江湾城街道联合举办。动听的音乐、涌动的人群、热情的交流……招聘会上,两排企业小摊“排排坐”,公司信息、岗位信息、工作地点、薪资待遇等一目了然。求职者们边走边逛,“松弛感”满满。“摊主”们面对来访“顾客”纷纷主动出击,热情介绍岗位情况。
年近四十的陈女士原本有份高薪工作,但因为行业不景气而失业了。“说实在的,这个年龄失业真的蛮焦虑的。”陈女士坦言,她已经失业3个月了,网上也投了不少简历,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在夜市招聘会,可以和企业面对面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直接,我感觉这样更能发挥我的优势,所以特地来看一看。”
短短5分钟一个求职妆就画好了,“职业美妆站”前,美妆师一边为求职者打造面试妆容,一边分享“速成面试妆容”的手法和要点……前来体验的杨女士十分惊喜:“化妆师给我画完眼妆后,感觉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让我求职更有信心了。”
“商圈夜市招聘会系列”是杨浦今年推出的“新招”。“夜市招聘会旨在结合青年的作息特点,打破常规工作时间的限制,方便白天无法参与招聘会的求职者。”新江湾城街道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职业美妆站,招聘会现场还设有求职补给站、Live直播站,提升供需两端的匹配成效。据悉,此次招聘会共有21家企业参加,提供63个就业岗位,涉及生产制造、商务服务、销售等领域,达成意向43人,线上带岗直播间则吸引了约300人次观看。
当天,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葛先生与一家招聘培训师助理的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我觉得这份工作挺适合我的,比较能锻炼我的中文能力。”
不仅“新颖方便”,而且“非常高科技”
10月25日晚,市民钟先生来到国华广场就餐,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在商圈,他既是消费者又是求职者,因为长海路街道在此举办“职引未来·乐业杨浦”杨浦区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国华广场夜市专场招聘会。
由于先前有过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历,钟先生与几家同类型企业进行了沟通。他说:“特别新颖,也特别方便。这其中的岗位都很契合像我这种年轻人的需求,希望以后这种活动能更多些。”
这场招聘会不仅“新颖方便”,而且“非常高科技”。企业摊位一侧,AI职业测评区热闹非凡,不少求职者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在这里进行模拟面试。AI模拟面试提供一份全方位的测评结果,求职者可以此作为参考,再与企业面试官进行高效沟通。求职者还能通过AI职业测评了解自身的性格及行为最为适配的行业和岗位。“非常高科技,能帮我们实现职位的快速检索。”市民高先生说。
此外,现场还配备“求职机”,求职者通过数字化求职服务平台,使用支付宝刷脸识别后,就能通过上海公共就业招聘新平台寻找岗位并投递简历。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种近来在杨浦悄然兴起的“特殊夜市”,进一步集聚商圈资源,搭建起双向甄选平台,以夜市“烟火气”为人才服务“聚人气”,实现企业“挑灯纳贤”与求职者“逛街择业”的双向奔赴。今年8月起,杨浦陆续在五角场万达广场、宝地广场等主要商圈举办系列夜市招聘会,而本次国华广场招聘会是第五场,也是“收官场”。据统计,为期两个多月的系列招聘会累计135家企业招聘1800余人,现场吸引近2500人次参与。
据介绍,杨浦将继续深化“实训-实习-见习-就业”链式服务,聚焦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等重点人群,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举办夜市招聘会,将夜市“流量”有效转化为就业“留量”。
“后续,我们将持续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建立更多元的岗位对接渠道,为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各类求职群体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多措并举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让烟火气更浓、市民的幸福指数更高。”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下班后“打卡”上课,他们在夜校“洗去班味”
28岁的小朱是互联宝地园区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白领,日常工作非常忙碌。一下班,她就匆匆从公司出发,于晚7点抵达位于长阳创谷的杨浦区图书馆平凉分馆,“打卡”上座。
“画葡萄时,要注意线条圆润,色调深浅不一且清透……”此时的小朱顺利完成“身份转换”,“变身”市民夜校秋季班《水墨画入门》课程的学员。
教室里灯火通明,老师王珏以葡萄为主题示范作画,调色、点墨、运笔,一边画还一边讲解笔法、墨法、构图等技巧……不一会儿的功夫,几株鲜嫩的紫葡萄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小朱等学员围着老师站成一圈,“围观”学习,神情专注。
为何工作繁忙,还要参与夜校学习?小朱笑着说:“前阵子,朋友向我推荐了市民夜校,我一眼就看到了水墨画的班,上课地点距离我的公司只有15分钟路程,当然要来参加。我以前学过素描,但水墨画没有接触过,一直很好奇,所以我‘蹲点’报了名。”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这样的“白班晚课”,在上海年轻人群体中早已风靡起来,并且热度持续不退,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小朱告诉记者,两次课下来,感觉有点累,但很值得。“如果忙起来,我可能晚上8点半下课后还要回公司继续加班,但我还是想坚持学下去。人的精神世界,总要有点热爱的东西来充实。”
说起市民夜校,一开放报名就“名额秒没”的盛况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在这样的参与热情之下,杨浦区文旅部门不断创新,丰富市民夜校的课程内容,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
既有中国山水画、易筋经、古琴、书法、中式服装盘扣制作……又有精品咖啡、尤克里里弹唱、街舞popping……更为多元的课程,满足更为多元的学习需求;
不仅在杨浦区文化馆、杨浦区沪东工人文化宫及诸多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设学习点位,还在长白228街坊、创智天地和位于长阳创谷的杨浦区图书馆平凉分馆设点……“多点开花”,方便市民就近上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开课前有不少学员像小朱一样,带着面包、饭团等简餐提前报到,花几分钟快速吃完晚饭。“时间紧、任务重”的“密集”行程看起来很累,但对不少年轻白领而言,是“洗”去一身“班味”、自我供给精神食粮的良方。
《水墨画入门》课程的教室里,老师示范完毕后,学员们取出作画工具开始临摹。不少人都有画画基础,但对水墨画还是初次尝试,遇到难题,可以随时请教老师。“老师很专业,也很有耐心。听着课,我觉得自己对水墨画有了初步认识,兴趣也更浓了。”一位学员说。
在杨浦,除了市民夜校,不少街道也在积极开办夜校,服务居民。
新江湾城街道城投宽庭社区青年夜校已于近期正式揭牌。首批课程清单包括活力运动社、青春艺术团、心理加油站、生活技能馆、青年演说家五大品牌。城投宽庭江湾社区是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35岁以下租户占比80%以上,街道在此设立青年夜校,旨在常态化为广大青年提供各类技能提升和兴趣爱好培训,打造青年实现思想进步、提升文化素质、开展社会交流的公共空间。长海路街道也开设了青年夜校,推出“人文美育”“运动健康”“技能提升”三大类公益课程,并将根据问卷调研的结果进行动态调整……杨浦的文化供给越来越丰富多样,市民的夜生活也将越来越精彩。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