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跟着天舟八号上太空后吃什么喝什么?一起来看它们的专属“包厢”
创始人
2024-11-17 07:23:40

11月15日23时13分,搭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约3小时后,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16日早上,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配合下打开天舟八号舱门,开始太空“拆快递”。

此次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的空间应用系统随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上行了36项科学实验的80多件产品,包括数个生物实验样品,其中就有果蝇。科研团队将首次利用果蝇开展太空亚磁-微重力复合环境的动物实验。那么,这个实验要如何进行?

记者窦筠韵我身边的这个实验模块,就是此次随天舟八号上行的实验模块的地面件,在这里将进行空间亚磁果蝇的实验。

整个模块里面分成了亚磁单元和地磁单元,所谓亚磁状态就是指磁场被屏蔽的状态,果蝇在空间站的时候,会被分别放进这两个不同的单元来进行实验。

中国空间站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伟波:这次空间亚磁果蝇实验,它主要研究果蝇在微重力和亚磁的环境下它的分子机制是什么样子,还有它的运动特性,以及它的一些生物节律有没有变化。

首次将磁场和微重力效应进行耦合研究

郑伟波介绍,以往空间站果蝇实验开展的 都是微重力的生物学效应,或者是辐射的效应,而这是第一次将磁场和微重力效应进行耦合研究。

中国空间站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郑伟波:因为我们也知道磁场其实对生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未来深空探测的时候,会处于亚磁环境,我们在近地轨道还是地磁影响的环境。我们这次在空间站里面是构建了一个亚磁环境,同时又有一个地磁的环境来做比对。我们通过空间亚磁果蝇实验,有4组的实验可以进行对比:

一个是在微重力下的亚磁和地磁环境,

一个是在地面一个G的重力下亚磁和地磁环境的对照。

这样来研究空间微重力亚磁共同作用下,对生物有什么样的影响。

果蝇实验传代培养

助力科学研究

之前在国际空间站上也做过很多果蝇实验,此次我国空间站将开展的果蝇实验,除了亚磁环境外,还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中国空间站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伟波:之前在国际空间站上其实也做过很多果蝇的实验。相对于我们这一次来说,以前的实验是混代培养的。我们这次是传代培养,我们可以把它两代分得很清楚。

这个也是我们这次实验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果蝇一代差不多两周左右时间,科学家根据天上的培养情况,会开展传代操作,这个传代操作是在软手套袋里面由航天员来进行操作。

他会从实验模块里面取出培养单元,然后把它转移到手套袋里面。手套袋里面有一个取样的气泵,可以把果蝇抽出来,然后放到另外一个新的培养盒里面去。这样可以把上行的这一代和在天上培养的一代完完全全分开,混代培养不知道哪一个是之前第一代的,哪个是第二代的,这个分不清楚。我们这样传代培养可以把两代可以分得很开,这样对科学研究会比较有帮助。

实验模块可控制温湿度

配置高清相机

果蝇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是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那么,到太空后,如何确保它们的生活环境和安全性,让空间站的实验能正常进行下去呢?

中国空间站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伟波:在这个实验模块里面,温度是可以进行控制的,湿度也可以进行控制。气体组分也可以进行净化,另外对于果蝇的运动特性,里面还配置了两个高清相机。可以对它进行在轨实时成像,看它的运动特性还有生物钟节律的一些情况,都可以通过这两个相机来看。

实验中果蝇生存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

而这些情况,科学家在地面也能看到。那么,果蝇生存所需的氧气等又从何而来呢?

中国空间站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伟波:这个是亚磁果蝇的培养单元。这个是它的观察窗口,那里面有食物、果蝇,还有果蝇的卵。在这边是它的一个透气的窗口,因为果蝇需要呼吸、需要氧气,这里面的空气是和装置里面的空气相通的。装置有一个密封圈,跟舱里面相对密闭的。在这个窗口附近有一个透气隔菌的膜,膜的两侧有钢丝网,这样子来进一步保证它的安全性。

空间站里如何进行细胞实验?

除果蝇实验以外,此次天舟八号上行的36项空间应用系统科学实验还包括多能干细胞、骨细胞、肺细胞等各类细胞实验。这些细胞实验在空间站里又是如何开展的呢?

中国空间站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伟波:这个模块是我们生物技术柜上的细胞组织实验模块。这个实验模块主要是用来支持在空间站开展细胞、组织,还有类器官的实验。在设计的时候,实验样品单元可以通过这三个抽屉组件来由航天员快速安装。这些实验单元在地面由科学家装载好之后,在发射前转运到塔架,装到细胞上行生保装置里面。发射入轨之后由航天员再把这些单元转移到这个抽屉上,然后再插到细胞组织实验模块里面,就可以开展工作。

据介绍,细胞组织实验模块有三个抽屉组件,可同时开展36个标准的细胞单元实验。在细胞实验模块里面还配置有一个多功能的全自动显微镜,用这个显微镜就可以对各个细胞单元进行巡检,观察在天上的增殖分化情况,显微镜还具备明场、荧光和共聚焦的功能,可以根据科学家的需求进行切换。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17个双十一,淘天用价值、即... 图源:视觉中国 当“双十一”走到第十七个年头,行业内外对它的审视,早已超越了一场大促本身。 曾经,双...
安徽多地或迎降雪!合肥雨夹雪!... 安徽省气象台提示,未来一周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仅16-17日我省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16日淮河以...
双十一销量暴涨十倍,谁是AI眼... 双十一虽然结束了,但是小雷的双十一专题还没到结束的时候。在各个品牌和平台陆续发布战报后,我们终于有机...
晨枫:荷兰发动的“安世之乱”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在中方表示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赴华磋商的请求后,安世事件似乎迎来了转...
侯小军:驾驭AI 逐浪媒体+ ... 南都讯 11月15日,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文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