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当前,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峻,推动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迫切需要。
1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重庆交通大学、成渝双碳创新共同体共同主办的成渝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系列第三届“成渝双城·双碳论坛”暨“双碳科技政策与产业协同”培训班在成都召开。
论坛现象。(主办方供图)
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会上,多位学者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风能、光伏、氢能将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面向国家需求、响应时代要求。”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曲建升书记在致辞中指出,“成渝双城·双碳论坛”这一常态化交流合作平台已成功举办两届,为相关领域搭建了一个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围绕双碳科技行动开展系列战略情报服务,助力支撑国家、区域和中国科学院双碳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
邹才能院士作《能源绿色转型革命及意义》报告,聚焦传统能源体系面临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背景下的能源绿色转型,指出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模式的涌现正在重塑能源格局,能源绿色转型是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要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进入了大规模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的绿电发展超出了预期。”邹才能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能源绿色转型具有三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第二有利于建设能源强国,第三有利于加快绿色发展。“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我认为是科技驱动、洁煤降碳、稳油增气、强新增绿、智能互融,核心是要靠科技。”
朱家骅教授作《低碳时代:过程工业电气化与无废园区》报告,指出化工领域减污降碳节能增效是一项系统性创新,并以“氮气封闭循环分段连续提馏多级摘酒技术创新”为例分享了化工尾气封闭循环资源化利用的创新实践。
李悦总工程师以《航运碳污排放特征与控制策略》为题,从航运排放特征、减排技术、减排政策及综合策略四方面详细阐述了航运减污降碳的总体战略,并提出要从上下游产业链、行业间的整体性方面统筹发展与减排,选择更务实的策略。郭泽深副总经理做题为《碳排放双控及碳预算整体治理体系建设》的报告,梳理了我国碳排放双控政策沿革,并从碳预算管理制度、项目碳排放评价、碳市场与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碳足迹管理体系搭建四方面介绍了当前碳排放双控及碳预算整体治理体系的若干重点方向的工作进展。
高级工程师王莹莹做了《锂电池材料再生与碳足迹的国际化合规》报告,深入分析了欧盟电池回收相关法案内容、管理架构与工作机制、下一步动向等,并分享了博萃循环公司在锂电关键材料循环利用解决方案。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路径。本届论坛精彩纷呈的主题分享,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的洞察观点和实用的策略路径。
“作为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始终关注着双碳科技创新的发展和进步。”曲建升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希望通过“成渝双城·双碳论坛”的成果和平台,在未来继续紧密围绕“双碳”战略需求,开展高质量科技战略咨询工作。
下一篇:什么是浸润性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