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车下坡时使用的档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果D挡控制不住车速,需要频繁踩刹车,那最好不用D挡。下坡时如果D挡控制不住车速,那就要想办法降低挡位,提高发动机制动力。而所谓的挂S挡、L挡、M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挡位提高发动机制动力,而不是说这些挡位自带下坡控制车速的功能。下坡时应该选择的挡位要看各挡位的功能了,但是每辆车的挡位不可能完全一样,不是每辆车都有S、L、M等挡位的,所以要了解清楚各个挡位的作用,这样才能自由选择。具体选择方法:
1. S挡:对大部分车企来说S挡都被定义为运动挡,挂入这个挡位后变速箱会以“低档位高转速”的逻辑去控制换挡。挂入S挡可以实现降低挡位、提高发动机制动力的目的。不过S挡一般只会强制降低一个挡位,所以在坡度较大的路段S挡效果可能也不明显。
2. M挡:M一般是Manual(手动的)的意思,所以M挡一般代表手动模式。但是挂入手动模式后你还要把挡杆往后拉来强制降档,不然变速箱可能不会降挡。很多日系车在你挂入M挡以后变速箱会自动降低到默认挡位,比如我的车默认是4挡,在行驶中如果你挂入手动模式,那变速箱就直接降到4挡。有些车的设定就是挂入手动模式后挡位不变,需要驾驶员操纵挡杆进行降档。
3. L挡:L挡代表低挡位,但是不同厂家的设定是不同的,有些厂家设定的就是1挡,车速太高的时候不敢随便挂。而有些厂家设定的是低速挡,车速高的时候也可以挂。一般来说SUV、越野车更倾向于1挡的设定,而轿车更倾向于低速挡设定。具体还要查阅用户手册。
4. 数字挡位:有些变速箱换挡面板上会直接显示数字,比如3、2、1,或者D3、D2,这些都代表具体的挡位,比如你挂入3挡,那么当前挡位只要高于3挡都会立马强制挂入3挡。在下坡时我们可以根据各个挡位的发动机制动力来选择。不过这种变速箱现在比较少见了。
5. O/D挡:有些车挡杆上有O/D按钮,这个按钮虽然不是具体的挡位,但在特定情况下也能起到强制降挡的作用。挂挡前最好先充分减速。很多时候只靠挂挡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车速太高时车辆动能也大,想要减速就需要更多的阻力,而发动机制动根本无法提供那么大的阻力,因此就算你强行降挡也无法获得明显的减速效果。所以说当你感觉D挡需要频繁踩刹车才能控制住车速时最好先充分减速,然后再降低挡位,这样就能比较轻松地控制挡位了。